共有8条记录,有6人参与

陈玉霞 2020-11-27 20:35

<p>根据班级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你的观点非常好。</p>

回复(0)

陈淑莹 2020-11-24 21:02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宋体;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如在自己班级中,如果学生对某一类型的错误一点没有兴趣去犯,或者经过班主任苦口婆心的谈心之后,就已经消失了犯该种错误的冲动的话,我们并无必要再制定班规来规范,也不必在班上一一点到这些错误,除非是为了用于比较进行表扬,否则还可能提醒了学生去犯错。</span></p>

回复(0)

甘彩娈 2020-11-23 20:17

<p><span style="color: rgb(54, 54, 54); font-family: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3, 255);">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span><span style="color: rgb(54, 54, 54); font-family: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3, 255);">勿庸置疑,事业心、责任感是干好一样工作的前提条件。一个人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很难想象他能干好一项工作。一个好的班主任,就应该把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当作是自己的一项事业,而不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任务。如果当做一项任务,那工作热情和动力就会明显的大打折扣;而当做一项事业,就会去认真的钻研、思考,从而想方设法的去做好。</span></p>

回复(0)

林轩 2020-11-18 08:30

<p>制定班规,重视切实 有不少刚开始做班主任的年轻教师,在看到其他班级的班规时,会觉得“真好,我也要用到我们班去”,他这时所想到的“好”,大多是从自己内心的欣赏出发,如看到对方用操行分的加减来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p><p>树立典型,关注感受 树立典型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模仿的榜样,老师对学生所提的要求,常常是比较抽象的,如倡导大家努力学习</p><p><br/></p>

回复(0)

林晨音 2020-11-16 13:27

<p>班主任工作是育人的工作,一些常规方法不一定适用,需要不断的总结反思与实践</p>

回复(0)

徐赞 2020-11-16 13:26

<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三、合力教育,讲求细心</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  家长的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相合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他们大多望子成龙,但又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常常不是溺爱孩子,就是唠唠叨叨,或者棍棒教育,还有的父母双方意见不一,各持己见等,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都会问题比较多,需要班主任更细致入微地进行调教,对此,我一边寻找机会,对学生进行顺势的规范教育,一边会挤用较多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并不是想教他们如何教育小孩,而是希望能讲得更细致些,既了解家长的想法,又传递自己的意见,让他们明白我们彼此要配合起来教育,以及怎样协作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span></p><p><br/></p>

回复(0)

徐赞 2020-11-16 13:26

<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 二、树立典型,关注感受</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  树立典型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模仿的榜样,老师对学生所提的要求,常常是比较抽象的,如倡导大家努力学习,何谓努力?那么就可以以班上某一或某几位同学为例,展示给大家看,怎样具体的思想和言行才叫努力;有时是为了有意识地鼓励某学生,从他身上寻找闪光点予以彰显,这时要注意给同学们做好区分,排头兵和进步者两种典型,两者都是班主任要大力倡导的,或许有的人在某些方面永远不能排在班级最前列,但所有人都能从自己身上发现可以提升的空间,经过比、思、追,一点点改善自己。树典型的时候,优秀的典型可以拍照拟文,张贴在班级光荣榜上,为强化这种表现,也可予以一定的奖励;一般的典型可以在班级中介绍经验,地可以在班上进行表扬。于是班里便易于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典型也会因此而经常变换,使先树的典型产生危机感,追赶者增强自信心,于各方都是一件好事。</span></p>

回复(0)

徐赞 2020-11-16 13:25

<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一、制定班规,重视切实</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  有不少刚开始做班主任的年轻教师,在看到其他班级的班规时,会觉得</span>“真好,我也要用到我们班去”,他这时所想到的“好”,大多是从自己内心的欣赏出发,如看到对方用操行分的加减来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于是也借用到自己班级,但由于并不理解方法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原理,过程操作得不一样,如果完全一板一眼都按照班规行事,不会灵活处理,或者过于灵活处理了,前者会让学生觉得没有人情味,后者则会让学生感到规则面前人不平等,那结果就会使班级管理变得混乱。所以怎么制定班规,又怎么运用班规,都必须切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所谓切合实际,就是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如在自己班级中,如果学生对某一类型的错误一点没有兴趣去犯,或者经过班主任苦口婆心的谈心之后,就已经消失了犯该种错误的冲动的话,我们并无必要再制定班规来规范,也不必在班上一一点到这些错误,除非是为了用于比较进行表扬,否则还可能提醒了学生去犯错。</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  我在管理班级时不会急着制定班规,虽然它确实有导向作用,但由于我主要是用来进行规范的,所以一般都会延后,等到出现具体情况、有必要的情况下才确定,尤其是惩罚部分,不必太多,有针对性就行。如果学生犯了什么错,批评后也不改,那就有必要在班上公开征求惩罚方法,并且要告诉学生,我们制定这样的惩罚条例,并不是想</span>“收拾”谁,而是希望今后不要有人再犯,班级成为先进班级。这样学生不仅不会抵触,反而会积极思考,想出学生们最不愿意做的事,作为制约的底线,有的学生会抱怨:“处理那么重!”立刻就有人反驳他:“你不犯不就行了吗?”这就达到了十分积极的制约作用。若全班的整体情况比较糟糕,班主任可以先抓最严重的问题整治,一般两三条就够了,而且,当一段时间班上无人再犯的条款,或者只是偶有人无心违反的条款,就可以宣布取消,这样慢慢去掉一个个问题;若是学生有积极的表现,需要在班上大力提倡,便制定奖励条款,如平时学生很积极学习,但不太关心集体荣誉,那么当有学生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比赛中获奖之后,班主任便可将为班集体争取荣誉一条,增加到班规的奖励部分中,奖励的情形应逐步丰富,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多些,不怕学生骄傲,就怕没有值得骄傲的方向和资本。</span></p>

回复(0)

共 8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