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3条记录,有4人参与

江俊杰 2016-11-24 22:46

感谢大家的回复,借助网络平台,互相探讨,很有帮助!

回复(0)

韩俊 2016-11-22 21:45

<p> 多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不要一切包办, 嚼烂的饭菜不香无营养。 </p> <p> &nbsp; </p>

回复(0)

姚传敏 2016-11-04 19:51

大家还有好的方法吗?

回复(1)

姚传敏 2016-11-04 19:51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验尤为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如从曲线图、表格等获取信息的能力,文图转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绘图等。教材中的实验在教学要尽量让学生做一做、想一想,以夯实基础。在复习阶段,同学们已基本掌握教材知识要点,应以专题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学科内综合,便于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复习时,只重视本章节的复习,而忽视了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所学知识散乱,遇到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会无从下手。我们可设置以下一些小专题:实验专题、图表专题、同位素示踪法、植物育种专题等。这样亦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回复(1)

姚传敏 2016-11-04 19:51

提高解题能力,减少无谓失分。注意学生的习惯养成,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审题要认真,书写要端正,平时表述题必要的表达不能过简。平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进行积极评价,尤其书写,表达的规范等得分的要点。要求学生做到“会就对”,“对就全”,防止无谓的失误。①提升解题技巧。②规范语言表达。③建立错题集,学会反思,查漏补缺。

回复(2)

姚传敏 2016-11-04 19:50

重视教材,夯实基础。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重视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要注意课本中专业术语的识记,要对知识间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要尽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般不要求单纯记忆。教师不要脱离教材,我们知道,每道高考题的着落点都在教材上,不要大搞题海战术,不要让学生死背教材知识,培养学生活运用知识、迁移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要旧题新做,熟题深做,要有目的地对信息处理能力和系统整合能力进行训练。

回复(1)

姚传敏 2016-11-04 19:50

依据《考试说明》,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教师对考试说明内容、进行反复研读,领会其精神实质,用说明来指导平时教学工作及后一阶段的复习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仔细分析考纲能力要求、考试范围与题例,尤其是考纲中所出现的新变化、新题型将会是考试的热点。对于《考试说明》上列出的知识点,要全部掌握;《考试说明》上指明不作要求的知识点,应果断放弃。

回复(1)

共 7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