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8条记录,有8人参与

赵澜澜 2017-10-27 09:40

家园配合,和家长具体分析孩子的问题,指出孩子哪里有不足,同时告诉家长不能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时在学校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服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的能力。

回复(0)

张佳 2017-10-26 10:50

<p> 我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分不开的整体,只要一方面懈怠了,孩子的能力提升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家庭教育尤其的重要,老师一定要与家长沟通好,让家庭与学校教育相一致,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孩子的能力。 </p>

回复(0)

郑玲 2017-10-18 18:18

<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 宋体;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孩子自理能力涉及生活、学习两个方面,两方面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共同组成孩子总体素质的一部分。<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 宋体;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幼儿园和家庭应该在思想上达成共识,</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 宋体;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老师可以一些特有形式给孩子灌输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如可以开展一些生活技能大赛,一方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孩子之间互助互勉,也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 宋体;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对幼儿的兴趣因势利导,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可以培养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理解劳动的意义。</span></span>

回复(0)

张春红 2017-10-15 15:01

在自理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我们应让幼儿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家长沟通交流,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就要说:“你真棒、你真能干”。使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

回复(0)

赵敏 2017-10-15 09:20

我个人认为在幼儿园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好了,以后上小学也会受益。只要老师的观念正确,潜移默化的影响小朋友和家长。

回复(0)

袁佩玉 2017-10-13 10:08

教师可以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庭版的发给家长参考,在此基础上,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自立能力的欠缺,只有家长正视了,这个家园才能同步来教育孩子。

回复(0)

张贞 2017-10-11 14:06

<span style="color:#333333;font-family:&quot;font-size:16px;background-color:#FFFFFF;">对于孩子,要培养他们的独立处事能力,不要遇事就哭闹或退缩,要想办法解决,多鼓励孩子学会与其他孩子合作、分享,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正面鼓励、激励他,培养他的自信心。</span>

回复(0)

赵颖莹 2017-10-11 13:22

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把每个孩子自理能力的情况讲给他们听,在开放活动中的起床、吃小点心环节,教师和家长说好,一起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幼儿在学校真实的表现,不要去帮助幼儿穿衣服、穿鞋子等等,让家长看到幼儿直接的差距,以配合老师的教育。

回复(0)

共 8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