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2条记录,有2人参与

岳飞虹 2017-11-30 13:30

社会活动也可以以故事为背景,创设情境,让孩子在情境中学习,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从而自然萌发社会情感,再过渡到思考社会行为。

回复(0)

赵嘉晶 2017-11-24 13:09

&nbsp; &nbsp; &nbsp; &nbsp;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园活动导入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更是要求活动的导入环节具有趣味性。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导入环节如果巧妙运用游戏手段就能够很快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使幼儿快速将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br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悬念猜想式导入活动。例如小班社会活动“我是男(女)孩”。教师将布娃娃装入一个纸袋子中,慢慢地将布娃娃的一部分身体探出来,让孩子们上来摸一摸、猜一猜,今天的“小客人”是谁?设置了一个悬念,使幼儿置身于惊异之中,从而使他们产生了渴望了解的强烈欲望。“今天来了个小客人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会显得更加童趣,让孩子以为在和布娃娃玩游戏,很快进入角色投入到活动中来。<br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儿歌与游戏结合、故事与游戏结合导入活动。儿歌的特点是琅琅上口、易于记忆;故事趣味性浓,孩子喜欢听。例如中班社会活动“交通标记”。结合儿歌“红绿灯”—“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向前行”孩子们伴着儿歌做着开汽车的游戏进入活动场地,兴趣很浓,很快就参与到活动中来。再如:同样是社会活动“交通标记”。也可以故事导入:前几天小老鼠舒克新买了一辆小汽车,今天早上它就开着小汽车想来我们幼儿园玩。但是一进城,它发现马路上到处有着很多不认识的标志,这些标志它从来没有见过,只好来请教我们小朋友了!有趣的故事吸引了每一个幼儿,结合游戏 “我是导游”幼儿很快进入了活动。

回复(0)

共 2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