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0条记录,有4人参与

彭程 2019-11-21 16:56

<p>一个可行的实验计划也是需要引导的。假如你有了解过综合实践课程的话,里面就有一堂课叫做活动策划课。简单的来说就是教孩子们如何进行活动策划。说实话,我也还在摸索如何进行这种课程。但是生态瓶的话,你可以先让学生们做出一个初稿,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再全班一起找出它的优缺点。同时你要点出生态瓶的关键点,然后再让学生们继续修改他们的计划,这样可能好一些。</p>

回复(1)

贺加贝 2019-11-20 12:25

<p>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去发现、解决问题,另外,可以通过播放科学视频,拓展学生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p>

回复(0)

彭程 2019-11-19 09:45

<p>等他们讨论得差不多,再展示一个小组的生态瓶计划,全班一起找出它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再把这个修改过的生态瓶计划付诸实施,全班一起观测它的实际效果。这样上课的话,确实会麻烦很多。但是反过来,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组织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至于在这基础之上的创新思维,就会在他们的实践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的出现。</p>

回复(1)

彭程 2019-11-19 09:45

<p>但是要孩子们创新的话,你需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你需要一个生态瓶,那么该做什么,该准备什么。所以需要一堂课来专门制作计划,分组后让他们讨论什么样的生态瓶才符合“生态”的含义。</p>

回复(1)

彭程 2019-11-19 09:44

<p>科学的课堂要尽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而不是教他们怎么做怎么看。举例说明,比如五年级的生态瓶,最简单的当然是教学生如何制作,然后展示。</p>

回复(0)

刘季红 2019-11-18 22:52

不限制孩子的思维,多多提出发散性问题,让孩子思考

回复(1)

共 6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