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8条记录,有8人参与

黄波 2018-07-04 22:39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Lantinghei SC&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arial, 宋体, sans-serif, tahoma;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有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考量,显然每一个人通过思索达到知识升华的智慧都是不一致的,所以智慧显然是不能形成一种集体体系的,因此,没有个人能够站着所谓智慧的高度对个人进行教诲,唯一的例外就是在智慧上对自己的反思。同样道德是来自于社会伦理建构的社会对个人的一种非强制的规范,而这种规范显然也是由特定的知识体系演化而来,只是加入了时间的成分,所以道德是一种具有即时性的社会产物。对于个人而言,生命的短暂导致个人是没有办法站上道德的高地,因此同样也没有个人能够站着道德的高地对个人进行道德批判,同样唯一的例外是自己对自己的道德批判。</span></p>

回复(0)

黄秀珍 2018-06-27 11:59

<p>它靠的是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和影响。</p>

回复(0)

庞基忠 2018-05-24 15:05

<p>道德,古之圣贤者之德行标准,</p>

回复(0)

陈杰 2018-05-20 17:29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font-size: 12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从</span>“教”的本义看,“育”和“导”是“教”在施行过程中的不同行为,“育”在长善救失,“导”在上所施下所效也。也就是说,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是“教”,熏陶感染学生的人格礼仪也是“教”。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而争论什么,其实就是一条原则:因材施教。对天资聪颖的学生重点施以“导”,而对天资欠缺的孩子则要不厌其烦的施以“育”,甚至手把手的“教”。我相信,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好学生是教师“导”出来的。</span></p><p><br/></p>

回复(0)

杨烨 2018-05-19 21:16

<p>道德虽然不是教出来的,但是不教却万万不行。</p>

回复(0)

郑蔚校 2018-05-16 10:24

<p>赞同,道德归根到底是由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是个人最内心的认识</p>

回复(0)

唐新茂 2018-05-12 16:26

<p>道德应该是可以培养出来的</p>

回复(0)

许正军 2018-05-12 11:35

<p style="margin-bottom: 16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6px">&nbsp;我认同,</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6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我觉得教师应用</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6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span>“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span></p><p><br/></p>

回复(0)

共 8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