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3条记录,有3人参与

应春风 2020-11-02 13:58

<p>总结深刻,值得学习!</p>

回复(0)

朱晓燕 2020-10-28 17:27

<p>总结的很到位,值得我们深思<br/></p>

回复(0)

王海越 2020-10-28 17:14

<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粗看近几年的高考题目可发现一条高考命题的原则是:稳中求进,进中求变。每一年的题目都在变化,不管是题型,题量还是难度方向都在不断的调整。所以在高考复习中,始终该保持明确的目标,清醒的头脑和有效的对策,对高考复习的课程资源作出正确的判断,恰当的取舍和合理的运用,在繁茂芜杂的信息中看到高考命题的基本规律,在知识和能力,在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稳定和创新等诸多矛盾中达到平衡。把课本内容、考纲要求、命题规律转化为教学方式中高效复习策略。</span>1<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下海游泳,提高解题能力:数学高考中不变的题目,变的也题目,要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教师要下题海,学会解题,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方法,研究高考数学命题的规律、变化方向、命题者的意图。从而更有效的指导学生解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span><span styl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2</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立足课本,夯实基础: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可清楚地发现:高考命题在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数学的有序推进(特别是明年我省是新课标的第一年)的指导思想统领下,始终坚持“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以现行教材为依据求变、求新、求活。所以明年的高考一定会有以课本上的典型例(习)题为原型经过精心设计包装,恰当的迁移,综合创新的新颖试题,因此,在高考复习中要立足课本,不失时机地回归课本,力求达到温故而知新。(1)通过对课本例(习)题的回归,使学生清晰“双基”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span><span styl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2</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通过对课本例(习)题的内在联系的提示,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更有效地形成知识网络和方法体系。(</span><span styl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3</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通过对课本例(习)题的有机演变和拓展引申,使学生在参与探究中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回归课本不仅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必经之路,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摆脱题海战术的明智之举。只有在夯实基础之后,才能再求深、求难、求变。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益。这样立足课本多思考,就会深入发掘多惊喜。</span><span styl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3.</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 加强题源分析,从透视命题思路中获复习策略: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命题中哪里来,我们的复习就应指向哪里,那么命题中的哪里产生呢?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很多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发展的结果。②历届高考成为新高考题的借鉴,特别是全国卷及新课程省的题,它们的发展变化在各省市中起引领作用。③新课标与老课本的不同之处将成为新高考的创新地带,要重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理念。</span></span></p>

回复(0)

共 3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