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0条记录,有9人参与

李艳燕 2017-11-09 14:53

吕叔湘先生说了个比喻,他说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br /> <div> <span style="font-size:large;"><span> <br /> 吕先生这个比喻说得好极了,办教育的确跟种庄稼相仿。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span></span> </div> <br /> <div> <span style="font-size:large;"><span> <br /> 办教育决不类似办工业,因为受教育的人绝对不是工业原料。唯有没有生命的工业原料可以随你怎么制造,有生命的可不成。</span></span> </div> <p> &nbsp; </p>

回复(0)

钱敏华 2017-11-09 10:11

<span style="color:#990000;font-family:宋体, &quot;font-size:20px;line-height:30px;background-color:#FBFBF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怎么可能一蹴可几?所以我们尽心尽力,但求无愧我心,就不要再抱怨现在孩子的</span><a href="http://www.ebaifo.com/zhuanti.php?kw=%C7%E9%BF%F6" id="kwcss" target="_blank">情况</a><span style="color:#990000;font-family:宋体, &quot;font-size:20px;line-height:30px;background-color:#FBFBFB;">。</span>

回复(0)

李亚芳 2017-11-08 09:53

<pre id="best-content-2630816165" class="best-text mb-10">一般来说,儿童的性情总是喜欢嬉游,百怕拘束与禁锢,就象草木刚刚萌芽,顺应它就会发展,摧残它就会衰退。</pre> <pre id="best-content-2630816165" class="best-text mb-10">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依据这个特点来进行,采取使儿童"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才能便儿童的学习日有长进,就好像春风时雨被及于草木一样,盎然生意,而不是冰霜剥落、生意萧索。 </pre>

回复(0)

孟凡臣 2017-11-08 09:35

<p> 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一些活的动态知识总结为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注重对知识点的识记,而不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科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 </p>

回复(0)

孙敏 2017-11-07 09:40

教师被称为园丁,意思就是要修剪祖国的花朵,哪有顺其之然的教育,都是在强迫学生接受

回复(0)

孙娟 2017-11-06 21:07

<span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simsun;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EFEFE;">教育要从顺乎自然开始吧。只有这样,才是人性的,才是进步的,才是有希望的,才是成功的!</span>

回复(0)

余贵红 2017-11-01 10:46

<p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simsun;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EFEFE;"> 每个孩子从幼儿开始往往对学校有着许许多多的梦想,所以,在他们稍微董事开始,就会向爸爸妈妈买书包,欢天喜地的背在身上,书包成为了孩子寄托孩子梦想的地方。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怀揣着绚丽的上学之梦,在学校里,有很多同龄朋友,能让他们不在孤单;有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为他们提供成长的快乐等。这种向往,是人的天性。可是,现实的学校,又是怎样的一个场所呢?传统的教学中,学校成为扼杀孩子性的屠宰场,课堂之上,教师统一的要求,僵化呆板的授课方式,繁重的作业担负,无休止的补习,没有休息日,缺少必要的睡眠,没有个性发展,讲究的是统一的要求。分分分成为了评定学生优劣的公认方式,考考考成为了教师检验学生的不二法门。没有星期天,缺少寒暑假,每日睡眠不足八个小时,学生享受不到成长的乐趣,感受领悟的只能是高压下的专制教育。 </p> <p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simsun;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EFEFE;"> &nbsp;&nbsp;&nbsp;&nbsp;&nbsp;这样的教育,怎么能称其为顺其自然,怎么能称其为合乎人性,怎么能称其为理想的教育。一个在专制教育下的学生,怎么能享受到成长的乐趣,如何能享受知识的魅力。 </p> <p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simsun;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EFEFE;"> &nbsp;&nbsp;&nbsp;&nbsp;&nbsp;所以,教育要从顺乎自然开始吧。只有这样,才是人性的,才是进步的,才是有希望的,才是成功的! </p>

回复(0)

孟凡臣 2017-11-01 07:57

<span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simsun;font-size:14px;line-height:21px;background-color:#FEFEFE;">传统的教学中,学校成为扼杀孩子性的屠宰场,课堂之上,教师统一的要求,僵化呆板的授课方式,繁重的作业担负,无休止的补习,没有休息日,缺少必要的睡眠,没有个性发展,讲究的是统一的要求。分分分成为了评定学生优劣的公认方式,考考考成为了教师检验学生的不二法门。没有星期天,缺少寒暑假,每日睡眠不足八个小时,学生享受不到成长的乐趣,感受领悟的只能是高压下的专制教育。 <p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simsun;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EFEFE;"> 这样的教育,怎么能称其为顺其自然,怎么能称其为合乎人性,怎么能称其为理想的教育。一个在专制教育下的学生,怎么能享受到成长的乐趣,如何能享受知识的魅力。 </p> <p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simsun;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EFEFE;"> &nbsp;&nbsp;&nbsp;&nbsp;&nbsp;所以,教育要从顺乎自然开始吧。只有这样,才是人性的,才是进步的,才是有希望的,才是成功的! </p> </span>

回复(0)

陶秋弘 2017-10-30 09:09

大自然因多元而美丽,教育也因多样性而更有意义。既然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求知的渴望和上进心,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认真研究,如何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

回复(0)

赵爱民 2017-10-29 20:10

确实,教育是最应该讲究身心发展规律的,以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我看一点也不过时。我们的教育平时要多一点德育的操练,少一点德育的说教;我们的智育要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机械重复;我们的体育既要锻炼体质也要颐养性情;我们的美育不仅仅是美术;我们的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来形成责任和勤劳的品性。

回复(0)

共 10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