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5条记录,有9人参与

张洁馨 2017-11-16 17:07

<div> <br /> </div> <div> 文言文的阅读,我认为首先是阅读,就是你要把这篇文章,当作文章来读,关于方山子,王开冬老师有一篇文章,就把这篇文言文上成了一堂精彩的作文教学课。 </div>

回复(0)

张洁馨 2017-11-16 17:05

<div> <br /> </div> <div> 文言文的阅读,我认为首先是阅读,就是你要把这篇文章,当作文章来读,关于方山子,王开冬老师有一篇文章,就把这篇文言文上成了一堂精彩的作文教学课。 </div>

回复(0)

陈友锋 2017-11-13 16:26

<p> 只见言,不见文,其实是对文本最大的浪费,也是课堂教学资源的流失,假如能够发现言背后的“文”,我想,古文课堂依然可以现代无限。 </p>

回复(0)

张新宇 2017-11-13 10:29

要平衡好“言”和“文”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督促老师多动脑经,将选择出最有效的“言”,尽量缩短学生在“言”上所花的时间,再在“文”上多做点文章,培养学生多方的能力,使文言文教学真正实现一材多用。

回复(0)

陈芬 2017-11-10 15:10

是否可以以词语切入,选择文章中比较关键的词,比如修饰词、情感词、观点词,从言的角度入手,然后分析其在本文中的意思,回到文本中去解读相关的内容。比如说《项脊轩志》中“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其中的“殆”是重要的文言实词,解决言的积累,然后结合文本,为什么用此词,在此句中表达的情感……

回复(0)

郑世顺 2017-11-09 16:00

<span> </span> <p align="left" style="background:white;text-align:left;"> <span style="color:#333333;font-family:&quot;微软雅黑&quot;,&quot;sans-serif&quot;;font-size:12pt;">我们现在为什么觉得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有困难有障碍呢,我觉得是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缺少这么一种语言环境,我们现在是生活在现代文的这个语言环境中间,同时呢,缺少这种语感。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训练的时候,除了阅读之外呢,还要扫清那些障碍,就是语言的障碍。这个时候,就是言的问题和文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结合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span> </p> <span> </span> <p> <span><span>&nbsp;</span></span> </p> <span> </span>

回复(0)

郑世顺 2017-11-09 15:54

<!--StartFragment --> <div> 文言文的阅读,我认为首先是阅读,就是你要把这篇文章,当作文章来读,而不是把它当成是实词,虚词、句式来读,如果这样的话,就把一篇好端端的文言文给拆散了。<br /> </div>

回复(0)

张文龙 2017-11-06 10:35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align:justify;"> &nbsp; &nbsp;<span>言中自有文气</span>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align:justify;">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以《方山子传》为例谈“文”“言”并行不悖的教学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align:justify;">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align:justify;"> &nbsp;&nbsp;&nbsp;&nbsp;<span>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都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是因为文言文远离现代生活,害怕学生不会不懂,于是谆谆教诲,字字落实,唯恐学生漏了一言半语。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不说,更是对文言文兴致全无。另一种则是抛开文言文字词来讲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志趣以及人物故事等等,虽说学生听得起劲,但是一到考试就现形,几次考下来从此也把文言文当作是拦路巨虎,虽然喜欢文言文课堂,但是面对文言文阅读只败下阵来,再无降服之心。</span>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align:justify;"> &nbsp;&nbsp;&nbsp;&nbsp;<span>难道就没有一条中间道路可走,让学生既能高效的掌握文言文知识,同时又能体悟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文化?</span>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21.0000pt;text-align:justify;"> 笔者觉得当然能。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21.0000pt;text-align:justify;"> <span>首先,要筛选取舍,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文言文距离现代生活虽远,但并没有割裂,许多字词的意思在熟语,方言中还广泛存在,我们或许很难表达它的具体含义,但是却能在脑子里体会它表达的意义,我们不妨把他称之为默会知识。我们当然能花大量的力气去把他变成明确知识,但是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根据波兰尼的观点,</span>“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当然可以去把《方山子传》原文一字不漏的让学生翻译一遍,但是更好的方法是抓大放小,只让学生去掌握文中一些重要的实词和重要句式,其余都让学生通过朗读去默会。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21.0000pt;text-align:justify;"> <span>笔者在上课之前,通过学案的方式,把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勾画出来,让学生进行事先预习。例如</span>“问余所以至此者”,“所以”是古今异义;又例如“见方山子从二骑”中的“从”,这里是使动用法等等,这些字词句,学生如果不通过查阅字典弄清他的意思,不仅不利于文言知识的积累,更妨碍文意的理解。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21.0000pt;text-align:justify;"> <span>其次,</span>“言”的掌握,如果放到“文”的思考中去完成,效果会更好。例如“稍壮,折节读书”中的“折节”,课本下边的注释为“改变志向、行为”。笔者就此提出问题,方山子到底是改变了志向还是行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你言我语,针锋相对。有的学生认为是改变志向,少年时喜欢做游侠,中年之后想要读书做官,还言之凿凿在文中找到了依据“欲以此驰骋当世”;而细心的同学则发现方山子并非只为了做官,因为原文中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笔者再推波助澜,询问学生“方山子不遇,到底是没有得富贵和官职的机会,还是没有施展抱负的空间”。这次没有经过多久的讨论,学生便一致认定了方山子家世代功勋,还有良田,只是没有施展抱负的空间。这样以来,“折节”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改变了行为,并没有改变志向。他只是希望用读书的方式在更大的平台上去救人困厄,去济世安邦”。如此,学生不仅记住了折节的意思,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的具体释义也是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情景来灵活处理的。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21.0000pt;text-align:justify;"> <span>更为重要的是,</span>“文言”一词,先“文”后“言”,表明“文”重而“言”轻。“言”是获得“文”的途径,“文”是“言”的目的。因此,不能仅仅到起于“言”而终于“言”,要向“文”更深处漫溯。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21.0000pt;text-align:justify;"> 作者和方山子是多年好友,但是这篇文章并非好友请托,为何要给其立传?原来是苏轼在方山子身上寻着了自己的影子,要借方山子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再艰难中矢志不渝的决心。而这种苦闷和决心是许多读书人的心声,是这篇文章能长盛不衰的原因,也是我们在课堂上必须传递给学生的重点。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24.0000pt;text-align:justify;"> <span>首先让学生按照方山子的三个人生阶段来梳理文本。少时方山子</span>“慕游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笔者用《史记.游侠列传》中司马迁对游侠的评价“其言必信,……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以及学生对于侠的看法,让学生达成共识——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是因为豪爽慷慨,好打不平,以公理,公平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是一个游侠。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24.0000pt;text-align:justify;"> <span>中年方山子折节读书,文武双全,并没有改变心志,只是想要在更高舞台上去成就自己的大侠梦。为了佐证这点,笔者引用了《神雕侠侣》中郭靖的一番话</span>“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24.0000pt;text-align:justify;"> <span>晚年方山子因为不图做官只要做事的侠心,所以处处受掣肘只好隐居。为了让学生理解方山子侠心未变,笔者同样设计了一个问题:</span>“方山子是否得到了隐逸之乐”。学生很快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既然妻子孩子都怡然自处,那主人公也一定很安于隐居,并认为方山子得知苏轼无辜被贬至于黄州后“俯而不答,仰而笑”是因为对苏轼一种善意的嘲笑,“做官好没意思,这下被贬反而是件好事”;而另一派则敏锐地发现了晚年方山子“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可见济世初心并未消泯。而类似屈原“冠切云之崔嵬”的怪异打扮(方屋而高)和独特的行为“弃车马,毁冠服”是方山子借以特立独行,不屈于世的心志;至于“俯而不答,仰而笑”,则是“为苏轼的遭遇而愤愤不平”,是“想到又一个只做事不做官的人遭排挤命运的苦笑”。两种分析虽然都有道理,但明显后者更具有说服力。学生水到渠成就领会了方山子的隐居是为了明志,身上的侠气一直都没有消失。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24.0000pt;text-align:justify;"> <span>而到此时,学生也已经全然理解作者为方山子立传的原因了。苏轼</span> 20岁名满天下,在文学上得到欧阳修“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的评价,政治上得到宋仁忠肯定,被称赞为后代觅得两个宰相。然而他不图做官,王安石变法,屡次陈言新法的过失,被新党视为眼中钉;旧党起用之时,他又批评旧党矫枉过正的措施也不受旧党待见。这和方山子是何其相似。 </p> <p class="MsoNormal" align="justify"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align:justify;"> &nbsp;&nbsp;&nbsp;&nbsp;&nbsp;<span>侠只是个引子,而透过方山子</span>“侠”的一生,笔者带着学生看到了苏轼在黄州“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span>境遇下不移心志,不悔初心的坚决,还让学生看到了中国传统文人,如屈原,如辛弃疾,如陆游矢志不渝的传统。到此为止,经典文言文的</span>“文”和“言”并行不悖地传递给了学生,学生也在“言”中体会到了蕴含的“文”气。 </p>

回复(1)

杨敏 2017-11-02 19:55

<p> 文言文教学中确实常常忽略朗读这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确实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运用一下了。除此以外,我觉得大多数文言文中都有全文的“结”,我叫它结是因为它是关键,教师可以试着找到文中的关键,提出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整段乃至整篇的内容,在这样的过程中,实际上学生已经顺带解决了文言文“言”的问题。 </p>

回复(1)

王青寅 2017-10-31 16:15

<p class="MsoNormal"> 要将言与文自然融合,而又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地解决一篇文言文教学,尤其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教学,谈何容易? </p>

回复(0)

王青寅 2017-10-31 16:13

还能不能找到一种与朗读和吟诵相配合的教学方法,重点解决“文”的问题。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言”与“文上”仍然可能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回复(0)

宋姝芳 2017-10-31 13:54

<div> <span style="color:#333333;font-family:微软雅黑, 宋体;font-size:12px;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normal;background-color:#FFFFFF;">是否可以通过朗读吟诵的方式?这样可以激活文字,文字能够获得生命。语气的轻重缓急,声音的抑扬顿挫,<span>无不传递着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悟与态度。</span></span> </div>

回复(1)

共 12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