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6条记录,有5人参与

王玲香 2017-09-25 15:30

<p> 1.利用课课通等相关资料,有条件的也可以上网查阅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者等。 </p> <p> 2.利用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读通全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等。 </p> <p> 3.从结构和立意等方面思考 </p>

回复(0)

倪娜娜 2017-09-22 13:10

<span style="color:#333333;font-family:&quot;font-size:16px;background-color:#FFFFFF;">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font-family:&quot;font-size:16px;background-color:#FFFFFF;">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span>

回复(0)

李媛 2017-09-21 10:11

<span style="color:#333333;background-color:#ffffff;">1.将课文先读三遍,找出不会读不会讲的字、词语,把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标音,读得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span><br /> <span style="color:#333333;background-color:#ffffff;">2、查字典、词典.挑出来的字、词一定要查字词典弄会.</span><br /> <span style="color:#333333;background-color:#ffffff;">3、学过后,把词语、生字默写,做到准确无误.</span><br /> <span style="color:#333333;background-color:#ffffff;">4、将课文分段,说出每段的意思;</span><br /> <span style="color:#333333;background-color:#ffffff;">5、默读课文,说说文章的大概内容,了解中心思想和结构;</span>

回复(0)

王廷 2017-09-21 10:01

<pre id="best-content-2668115040" class="best-text mb-10">读准读顺课文.每拿到一篇新课文时,总会遇到一些读不准或是不认识的字词。这就需要学生在预习时能充分利用身边的工具书,扫除阅读中的障碍。而我们有的学生遇到不会读的字要么读半边,要么把他放过不读。这就没有达到预习的效果。如果要想把课文读顺,光光只读一两遍是达不到效果的,这就需要拿到新课文后要反复读课文,特别是文中难读句子,就更需要反复读。而在课堂上,我们是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读熟课文。由此可见,课前能读准读顺课文,是预习的最基本要求。</pre>

回复(0)

史志平 2017-09-20 18:59

<p> <span style="font-family:SimSun;"></span>至于预习什么,并不是简单意义的一扫而过,拿到文章先排序,然后粗读一遍,把生词什么的查一下,接着继续读,试着给文章分分段,最后有条件的话给文章写个读书笔记,对印象深刻的段落进行标注,并附上心得。 </p>

回复(0)

史志平 2017-09-20 18:59

<p> <span style="font-family:SimSun;"></span>需要。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提前预习能产生对文章最初的印象,在经过老师的讲解,这样其实就会收获更多,拓展思维。 </p>

回复(0)

共 6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