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37条记录,有25人参与

王双贤 2020-12-01 16:58

<p>《雨霖铃》教学设计</p><p>一、文本分析</p><p>这首词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单元。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语言富有张力。《雨铃霖》弥漫着浓浓的离愁,浓浓的别绪,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品味。</p><p>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p><p>时下的中学生,喜欢阅读一些文化快餐式的作品而远离了文学经典,很难再被一首首古诗词感动。很难再与古人的思想感情融合。语文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在美丽的古典诗歌家园里徜徉,让其心灵得以滋养,得以净化。学生上高一以来,老师就已经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预习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圈点批注的习惯,并能够在预习时将自己生成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待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和老师探讨交流。然而,个别学生圈点批注时也会捕捉不到重点词句,批注时也缺少个性表现,语言表述也难以做到准确、完整,这就需要教师在以后的学习的学习中有重点有目的的对他们进行辅导。</p><p>三、设计思想</p><p>1、依着本真阅读的理念。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与诗词语言亲密接触,去感悟诗词内在的意义和神韵,发现其魅力,获得恒久的感动。&nbsp;</p><p>2、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师先用示范引导学生圈点批注和探究问题,然后学生课堂训练并互动交流,教师分析小结后再让学生迁移训练并展示、交流成果。教学应突出语文科特点,注重课文的整体把握和体验,关注学生能力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评价、点拨的作用,并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p><p>四、教学目标</p><p>1 反复吟咏,体会词的声律之美。&nbsp;</p><p>  2 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情景浑然交融的意境。&nbsp;</p><p>  3 品味语言,充分感受离别的凄苦与美丽,体悟词人高雅的品格和非凡的勇气。</p><p>五、教学重点和难点</p><p>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使学生人情入境。&nbsp;</p><p>  难点:深人品读词中的意象,领悟意境。</p><p>六、教学过程设计</p><p>1、情境激趣:</p><p>柳永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男欢女爱,别恨离愁的婉约词风,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永词的主题,《雨铃霖》便是柳永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作品。</p><p>2、预习、质疑、讨论(小组内)。</p><p>&nbsp; (1)读懂词的主要内容。&nbsp;</p><p>(2)请以小组为单位阅读作品,对它进行朗读设计,呈现出你们小组在作品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每个学生至少在小组内提出一个问题)。&nbsp;</p><p>&nbsp; &nbsp;( 学生自读、圈划、小组内讨论)&nbsp;</p><p>&nbsp; 3、小组提问、全班讨论。</p><p>各组将本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交给全班同学,师生共同讨论解决。</p><p>学生问题预设:</p><p>①作者写了哪些景物(选择了什么意象)?有什么作用?</p><p>②哪些句子直接抒写了作者的感情?</p><p>4、教师提问、全班讨论。</p><p>品味语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p><p>5、课堂检测。</p><p>①回归词的本源特征——合乐而歌,有同学能为我们唱出这首歌吗?</p><p>②与你朝夕相处的同桌,明天就要转学到很远的地方读书了,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呢?请你把心里的话用诗的语言写出来。</p><p>6、布置作业:&nbsp;</p><p>&nbsp; &nbsp; (1)反复背诵这首词,体悟词中意境。&nbsp;</p><p>  (2) 将《雨铃霖》改写为一首散文诗或现代诗歌。</p><p><br/></p>

回复(0)

窦慧杰 2020-11-22 16:32

<p>&nbsp; &nbsp;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原野,而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丰满生命、锻造生命的乐园,语文老师就是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者。所以,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要身体力行的尊重和践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甄别、汲取,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体验文化,规范自己言行举止。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最终,学生将获得一个灵秀、丰满的生命。</p><p>&nbsp; &nbsp; &nbsp; 语文课本中大量的古诗文,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传统文化。从牙牙学语时朗朗上口的儿歌到平仄押韵的诗歌,从小学时代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节俭到高中“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无一不是华夏传承几千年的文明与智慧。我们的语文老师便是这中华文化的使者,抓住语文课堂这方阵地,巧妙而不失时机的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研习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长盛不衰。</p><p><br/></p>

回复(0)

窦慧杰 2020-11-22 16:31

<p>&nbsp; &nbsp;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原野,而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丰满生命、锻造生命的乐园,语文老师就是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者。所以,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要身体力行的尊重和践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甄别、汲取,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体验文化,规范自己言行举止。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最终,学生将获得一个灵秀、丰满的生命。</p><p>&nbsp; &nbsp; &nbsp; 语文课本中大量的古诗文,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传统文化。从牙牙学语时朗朗上口的儿歌到平仄押韵的诗歌,从小学时代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节俭到高中“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无一不是华夏传承几千年的文明与智慧。我们的语文老师便是这中华文化的使者,抓住语文课堂这方阵地,巧妙而不失时机的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研习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长盛不衰。</p><p><br/></p>

回复(0)

王珍 2020-11-19 17:06

<p>从中西方神话中解读历史</p><p>&nbsp; 一、在面对天灾时,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的不同</p><p>诺亚方舟 Vs 大禹治水</p><p>&nbsp; 各个民族的神话中都有大洪水的记录。西方神话都是信仰神的一小部分人乘坐一条大船躲过了大洪水而幸存下来。</p><p><br/></p><p>诺亚方舟,是《希伯来圣经·创世纪》中的故事,一艘根据上帝的指示而建造的大船,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一场上帝因故而造的大洪水灾难,这段故事分别被纪录在《希伯来圣经·创世纪》(《旧约圣经·创世纪》)以及伊斯兰教的《古兰经》。</p><p>&nbsp; 如果把圣经里的记载翻译成白话,就变成这样:“老大呀,我们是对您最忠诚的人呀,其它人都是坏人,他们都不愿意跟您一起混。救救我们吧!”</p><p>&nbsp; 在中国神话里,却是在发大洪水时,上天的神灵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只顾自己享乐。于是,鲧偷取了神的宝物息壤去筑坝阻挡洪水。神灵得知息壤被鲧偷走,派人去杀死了鲧,并取回息壤,再次将民众陷于洪水之中。鲧的儿子大禹挺身而出,带领各地民众治理洪水,并猎杀趁水患之际,在各处兴风作浪的妖魔鬼怪。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洪水被治理,妖魔鬼怪也都逃散,人民得以继续繁衍。</p><p>&nbsp; 在西方神话中,人是卑微而无力的,只能乞求神灵的眷顾才能活下来。</p><p>&nbsp; 在中国神话中,神是邪恶而无情的,人是强大而不屈的。而且人不向神祈求,团结起来对抗天灾。</p><p>二、在面对困难时,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的不同</p><p>摩西 Vs 愚公</p><p>&nbsp; 在圣经里,摩西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遇到红海阻隔,上帝赐摩西神器约柜,让摩西劈开大海,犹太人得以逃离。而在中国神话中,愚公面对自己家门口前的大山时,他没有下跪求山神给他开条路,也没有祈求天神的神灵帮忙。他的做法很简单,招呼家人,拿起铲子和锄头直接去搬山。别人都笑愚公太傻,一家人都是傻子。但愚公回答:'我没有把山移走,我的孩子还会继续干。我的孩子没做成,我的孩子的孩子继续做。总有一天,山会被移走。”这两个神话的对比也让人感概。</p><p>&nbsp; 犹太人是幸运的,被上帝救出了埃及。但他们也是不幸的。西方神话后面的故事就是:犹太人对上帝赐予幸福生活不珍惜,不再诚心诚意的信奉上帝。于是,上帝就惩罚他们,把犹太人赶出了耶路撒冷,让他们在世界各地漂泊,吃尽了苦头。</p><p>&nbsp; 愚公这个东方神话的后面的故事就是,神灵知道了愚公的做法,被愚公的精神所打动,也有的版本是说神灵被愚公的做法吓坏了,于是派来大力神使把山移走了。</p><p>&nbsp; 在西方神话中,人是神的仆人,命运由神来掌握。</p><p>在东方神话中,人是自己的主人,所以有云‘我命由我不由天!”</p><p>三、对于遭受欺凌,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的不同</p><p>美杜莎 Vs 精卫</p><p>&nbsp; 在希腊神话中,美杜莎原本是一名美丽善良的女孩子。邪恶的海神婆塞东看上了她,并把她欺负的很惨,美杜莎被整死后,复生后,每根头发都变成了毒蛇,她的双眼可以使男人变成石头。对于任何接近她的男人,她都毫不客气的发起攻击。</p><p>&nbsp; 在中国神话中,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她在东海游玩时,海上突然起了翻天巨浪把她淹死了。女娃不甘心白白死去,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鸟,其形似乌鸦、白嘴红腿、头有花纹,而且不停的叫着:“精卫、精卫!”。这只精卫鸟不分昼夜地从山上衔着小石头,飞到东海,他石头投进大海,誓要把大海填平。后来,精卫与海燕结成配偶。它们生下的孩子中,雌性是精卫、雄性是海燕。每当风暴来临,海燕在大海的波涛中翱翔,精卫锲而不舍的衔石填海。</p><p>&nbsp; 这两个故事都很凄惨,但又很不同。</p><p>&nbsp; 西方的美杜莎只敢向无辜的人发泄仇恨,却不敢对海神有一丝一毫的不恭。</p><p>&nbsp; 东方的精卫向不可战胜的仇家 - 大海发起了似乎永远也不会胜利的挑战。</p><p>四、为什么中国神话不同于西方神话?</p><p>&nbsp; 在圣经里,人的元祖亚当和夏娃违反了神的旨意,偷吃了禁果,所以西方的人是带有原罪的,只能侍奉神,需要用人的一生来赎罪。就像美剧《权利游戏》那句箴言:“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须侍奉!”而2千多年前,东方的孔老夫子直接给我们下了断语:“未知生,焉知死!“ 我们可以理解为,还没有学会如何好好的活下去,扯什么死后的事情!”孔老夫子还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句话就更好理解了,那就是我不谈那些鬼神的事情。于是,在东方神话中,神呀、鬼呀就没什么威严了。到了《西游记》里,一个石猴就可以直接打上了灵霄宝殿。</p><p>&nbsp;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也解读了东西方神话的不同。他说:“我们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他们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这就是区别,他们用这样的故事告诫后代,与自然作斗争!”(钻木取火)“面对末日洪水,我们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中国人的神话里,他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看吧,仍然是斗争,与灾难作斗争!”(大禹治水)“如果你们去读一下中国神话,你会觉得他们的故事很不可思议,抛开故事情节,找到神话里表现的文化核心,你就会发现,只有两个字:抗争!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愚公移山)!可惜,这样的精神内核,我们的神话里却不存在,我们的神话是听从神的安排。”</p><p>&nbsp; “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在部落时代,太阳神有着绝对的权威,纵览所有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夸父追日)。当然,最后他累死了——我听到很多人在笑,这太遗憾了,因为你们笑这个人不自量力,正是证明了你们没有挑战困难的意识。但是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在另一个故事里,他们终于把太阳射下来了(后羿射日),中国人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p><p>孙悟空 - 勇于抗争</p><p>&nbsp; 从大卫.查普曼、这个第三者的角度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祖先用神话把勇于抗争的精神深深地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许这是一个可以解释我们的文化一直延续至今的原因。</p><p><br/></p>

回复(0)

王俊英 2020-11-11 17:17

<p><span style="caret-color: rgb(31, 31, 31); color: rgb(31, 31, 31); font-family: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备课,通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以及课标要求,从中找出相关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理出线索,制定计划,使渗透的内容序列化。在渗透过程中,要讲究因势利导,水乳交融,有机渗透;注意淡化渗透痕迹,力求贴切自然,给人以春风化雨的感受;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拽,不可破坏语文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更不能把语文德育渗透变成上政治课。例如,我们在教学先秦诸子散文《论语》、 《孟子》等著作内容时,就要十分注重使学生在弄懂文言词义旬式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自然和谐地给学生分析课文中隐含的传统道德观念。此外,还要讲究德育渗透的生动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渗透过程中,语言要生动形象,形式要灵活多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教育,尽可能地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span></p>

回复(0)

孙元圆 2020-11-10 17:20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font-size: 15px; text-indent: 30px; background-color: rgb(249, 249, 249);">&nbsp;通过认真聆听专题讲座,我进一步懂得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要教什么?怎么教?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使我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我在上课前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发现、讨论、明确的过程来备课,同时加大学生预习的力度。课前由学生生成具体问题,然后和我的备课内容结合,形成多层次的教学设计,突出课实效性、针对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合作性。体现出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每节课下来,我结合学生的表现,课堂的生成等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课后我还积极写出教学心得,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然后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结合课堂上的每一细节和同事们的交流,升华为经验理论。通过学习,获取经验,我已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使我真正懂得了怎样利用网络资源更有效的开展新课程教学。</span><br/><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font-size: 15px; text-indent: 30px; background-color: rgb(249, 249, 249);">&nbsp;&nbsp;&nbsp;&nbsp;学无止境,教海无涯。研修时间虽说短暂,但给我的影响确实巨大的。</span></p>

回复(0)

杨睿 2020-11-04 11:04

<p style="text-indent: 32px;line-height: 32px;background: white"><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课堂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教师要找准最佳的切入点,不能显得太过刻意,也不能生搬硬套,而要点燃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达到</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323232">“</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润物细无声</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323232">”</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的境界。</span></p><p style="text-indent: 32px;line-height: 32px;background: white"><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教师要让学生充当受教者、研究者与传播者等多种角色,引导他们多角度地分析、理解传统文化,真正地让传统文化进入到学生的意识里,从而构建具有丰富内涵的课堂。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人生的一些思考,进而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span></p><p style="text-indent: 32px;line-height: 32px;background: white"><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比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学生以大局为重的观念。在讲解课文之前,教师请学生自主介绍故事发生时的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理清课文的脉络,总结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点,重点分析</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323232">“</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完璧归赵</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323232">”</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这一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多个角度,理解他大智大勇的特点。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讨论</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323232">“</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因何而起</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323232">”“</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廉颇的心理状态有着怎样的变化</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323232">”“</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他们和好的共同基础是什么</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sans-serif;color:#323232">”</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从而明确蔺相如宽容大度、适时退让的品格,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span></p><p style="text-indent: 32px;line-height: 32px;background: white"><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color:#323232">教师讲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自己是否也与他人产生过矛盾,是否也有误解他人的时候,进而思考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和冲突。</span></p><p><br/></p>

回复(0)

刘慧敏 2020-11-03 20:32

<p style="transition: margin 0.1s linear 0s, padding 0.1s linear 0s, width 0.1s linear 0s, height 0.1s linear 0s;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16px;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quot;WenQuanYi Micro Hei&quo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px;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从《陈情表》解读忠孝传统文化</p><p style="transition: margin 0.1s linear 0s, padding 0.1s linear 0s, width 0.1s linear 0s, height 0.1s linear 0s;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16px;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quot;WenQuanYi Micro Hei&quo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px;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忠孝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忠孝是古代中国从上到下,君民共同遵循的社会共识。西晋人李密所著《陈情表》以不足六百字的短文委婉畅达,真情流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孝文化的经典之作和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仔细品读《陈情表》能解读到文中蕴含的些许忠孝文化思想。</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quot;WenQuanYi Micro Hei&quo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一、“移孝作忠”,忠孝文化发挥着强大的政治教化作用</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quot;WenQuanYi Micro Hei&quo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德一直居于社会价值体系的中心,并由此形成了具有原发性、综合性的儒家文化。后来,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对“孝“的思想观念加以发挥,“孝”成为古代中国人的立身之根本。汉朝标榜“以孝治天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始重视孝的朝代。至西晋,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政权,统治者意识到政权刚建立,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需要一种统一的、能被人们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来巩固新政权,“以孝治天下”便应用而生,李密早有孝名,适应了统治者“以孝治天下”需要,统治者要把李密树立成一面旗帜,所以催逼得很紧。“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统治者这么急切,一方面是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显示其宽厚之胸怀,另一方面是意识到“孝”具有统一人们思想的重大作用,要通过树立李密这样具有符号意义的人物,向世人传达实行孝道的治国方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quot;WenQuanYi Micro Hei&quo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二、“忠孝不能两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艰难选择</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quot;WenQuanYi Micro Hei&quo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早在刘邦建汉之初,就开始重视孝道,并把它作为国家维护社会政局稳定的一项重要思想武器。忠君、孝亲成为许多人的追求。李密早有孝名,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李密的忠表现在他的政治追求上,“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据史料记载,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在任温县(今河南温县)令时,政令严明,政绩显著,刚正见称。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由于朝中无人推荐,最后只做了汉中太守,一年后罢官归田。这些表明李密有着强烈的政治抱负和追求,李密追求“忠君、孝亲”的完美境界,但现实却是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李密是蜀汉旧臣,古人讲“忠臣不事二君”,李密再出仕,就意味着对前朝的不忠,如果不听从君主的诏令,不出来做官,就是对当朝的不忠,处境会非常艰难,李密在忠君问题上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李密必须寻求到一个出路,摆脱这个困境,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价值观念中去,用孝来回避忠与不忠的问题,成为最适当的选择。</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quot;WenQuanYi Micro Hei&quo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三、先尽孝,后尽忠,忠孝文化在对立中寻求统一</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quot;WenQuanYi Micro Hei&quo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西汉以后,魏晋时代正式提出以“孝道治天下”,以后历朝历代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大力倡导。忠与孝是内在统一的,唐宋以后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也一定会爱祖国,孝文化就由对父母的孝,还扩充为,谓之大孝。但在实践中,常常顾了国,顾不了家,尽了忠,尽不了孝,统治者自然希望臣子尽忠为国,所以就有了尽忠就是尽大孝,不要为孝敬父母的小孝羁绊,而应“大孝于天下”,当“忠”演化为大孝时,忠孝便在时间上寻求到一种统一。</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quot;WenQuanYi Micro Hei&quo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面对忠孝难两全境况,李密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他从时间的长短对比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的祖母刘氏年事已高,生命的日子已所剩无几,等我给她养老送终之后,再向您尽忠。四十四岁的我正值壮年,尽忠的时日一定长于尽孝。其次,李密谨遵“以孝治天下”的法规,孝敬老人,本无可厚非。再说,如此有爱心的人,又怎么可能对国家不忠呢?并且,李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除了相依为命的祖母刘,便了无牵挂了。等他尽孝后,必定会竭尽全力去尽忠。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李密于合情合理和正义中实现了忠孝在空间上的统一,将忠孝文化带到了一个新境界。</span></p><p><br/></p>

回复(0)

贾永志 2020-11-03 15:14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2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魏晋的文字形态在笔法上契合了书写的需要,体势上也受到了书写的影响。我们现在所习见的左低右高的文字构型即是楷书成熟以后的格局。古文字字体构型基于“形态的左右平衡”,隶书虽发展了波势,但并未改变“形态的左右平衡”这一基本体势。唯成熟的楷书最为充分地吸收了右手毛笔书写的因素,转向了“力的均衡”。晋人的书法正处于篆隶时代到楷书完成的中间时期,文字的体势也正逐步吸收书写的因素,为适应右手执笔而逐步作着调整。 &nbsp;&nbsp;</span></p>

回复(0)

贾永志 2020-11-03 15:14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2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语文课堂。 1.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原野,而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丰满生命、锻造生命的乐园,语文老师就是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者。所以,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要身体力行的尊重和践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甄别、汲取,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体验文化,规范自己言行举止。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最终,学生将获得一个灵秀、丰满的生命。 2.语文课本中大量的古诗文,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传统文化。从牙牙学语时朗朗上口的儿歌到平仄押韵的诗歌,从小学时代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节俭到高中“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无一不是华夏传承几千年的文明与智慧。我们的语文老师便是这中华文化的使者,抓住语文课堂这方阵地,巧妙而不失时机的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研习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长盛不衰。</span></p>

回复(0)

董红艳 2020-10-14 21:09

<p>学习是进步的开始,老师只有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方法才能学以致用。</p>

回复(0)

窦慧杰 2020-10-08 07:28

<p><a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overflow-wrap: break-word; font-size: 14px;"><img title="窦慧杰的头像" width="50px" height="50px" src="http://files.study.teacheredu.cn/el/uc/face/user-default.jpg_50x50.jpg"/></a></p><h3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normal;"><span class="plyh" style="margin: 0px 10px 0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olor: rgb(255, 153, 51);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a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overflow-wrap: break-word;">窦慧杰</a></span><span style="padding-right: 10px;">回复</span><span class="plyh" style="margin: 0px 10px 0px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olor: rgb(255, 153, 51);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x;"><a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overflow-wrap: break-word;">窦慧杰</a></span>2020-10-08 07:26</h3><p class="pl_nr"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line-height: 24px; color: rgb(51, 51, 51); overflow-wrap: break-word;">如何在课堂上行之有效的对学生渗透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语文课堂。 1.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原野,而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丰满生命、锻造生命的乐园,语文老师就是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者。所以,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要身体力行的尊重和践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甄别、汲取,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体验文化,规范自己言行举止。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最终,学生将获得一个灵秀、丰满的生命。 2.语文课本中大量的古诗文,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传统文化。从牙牙学语时朗朗上口的儿歌到平仄押韵的诗歌,从小学时代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节俭到高中“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无一不是华夏传承几千年的文明与智慧。我们的语文老师便是这中华文化的使者,抓住语文课堂这方阵地,巧妙而不失时机的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研习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长盛不衰。 二、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在教授学生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 1.课堂授课时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学习的过程。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经典型的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非常明显。有传统美德、传统人生观、价值观、传统爱国主义等。我们教师应该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高中课文中的很多文言文,就是些非常鲜活的例子,如教授《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引出孔子的“礼治”,就要对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和概念、术语,像“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加以强化。在《劝学》和《师说》的教学中,抓住古人勤学、尊师的美德,结合目前的现状,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教授《陈情表》时,让学生趁机接受“孝”的教育。在教授《苏武传》时,利用朗读、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荆棘和坎坷,不幸和苦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古文经典篇目,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把关注的意识投向人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中,让学生走进屈原、陆游、杜甫,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进苏轼、李白,理解什么是豁达、豪放……特别是在必修三、必修五的诗歌教学中,对那些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古诗文篇目,就倾心倾力,有意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震撼、感染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学生就可以形成一种强大动力,最终积淀委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利用课后作业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在布置平时作业时,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古诗文的熟读与背诵;作文的布置与写作;成语的日常积累。而这些作业的布置,大多与我们传统文化相关,古诗文自不必说,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作文中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甚至一些名言警句,都可能来自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可见,成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时还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除了平时作业,还有假期作业。我们在布置假期作业时,可以是一本古代名著,是一部高质量的古装电视剧,抑或让学生体会春节的习俗,看一看挂满街头的灯笼,抄录并仿写几幅对联等等,相信传统文化不知不觉中浸入学生的头脑和思想意识当中。 3. 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是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他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许多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加之,我国近年又开始对一些传统节日进行了放假安排,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利用清明节与端午节,引导学生去查询资料,找寻渊源,真正弄明白其文化内涵。通过实践,使学生明白了清明节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端午节不仅与几年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娱乐节”和“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举行赛龙舟,饮雄黄酒等。</p><p><br/></p>

回复(2)

张曼 2020-10-07 15:04

<p>《声声慢》教学设计</p><p>【教材分析】</p><p>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唱”。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手法加强愁绪的渲染。</p><p>【教学对象分析】</p><p>&nbsp;&nbsp;&nbsp;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学过其他抒写“愁绪”的作品,让学生联想比较,更好的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p><p>【教学目标】</p><p>  1.学生通过对叠词的分析,体会其作用。</p><p>  2.学生通过对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的分析,学会解读词的意象。</p><p>  3.学生通过对词人生平的了解,体会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愁”的内涵。</p><p>【教学重点】</p><p>  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向,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p><p>【教学难点】</p><p>  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体会其“愁”之内涵。</p><p>【教学方法】</p><p>  朗读法、讨论法、分析法</p><p>【课时安排】</p><p>  1课时</p><p>  </p><p>教学流程:</p><p>  一、导入</p><p>  李清照的词分为前后两期。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她历经人事沧桑,国破家亡夫死,自己颠沛流离,所有的不幸,压在这个弱女子的肩头。这一天,面对萧瑟的秋风,面对庭院衰败的菊花,面对着旧时相识的大雁,面对着梧桐细雨,她不禁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令人肝肠寸断的《声声慢》。</p><p>  千年之前,李清照寂寞离开人世,但她的诗词流传于世,希望能从茫茫人海中寻找知音。千年以后,很多人用朗读的方式和这位女词人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下面,我就播放一段配乐朗诵。</p><p>  二、听读,初步感知全词</p><p>  (一)播放学生录音《声声慢》。</p><p>  对于这个朗诵录音,我先不作具体的评价。等我们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大家对于这首词作的的朗读,会有更多的体会。</p><p>  三、品读,深入感受词人的愁情。</p><p>  阅读诗词是心与心的交流,朗读也是如此。词中的感情,只有我们真正的理解了李清照的心情以后,才能明白的表达出来。感情,是诗词的灵魂。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近李清照,体会她当时的心情。</p><p>  (一)大家都至少读过一遍《声声慢》,我想请大家告诉我,读完这首词,你们有怎样的感受?</p><p>&nbsp;&nbsp;&nbsp; 答:愁</p><p>  (二)作者在词的最后说“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就是说仅一个“愁”字还表达不了。而这首词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李清照又是如何表达她如此深重,浓得化不开的愁呢?你认为哪些词句写的最好,最深刻,表达的淋漓尽致?</p><p>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鉴赏。</p><p>  前人对李清照连用十四个叠字评价非常之高,说是“出奇制胜,匪夷所思矣”。</p><p>  (1)我们之前见到过叠字的诗句吗?</p><p>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三国演义》主题歌(杨慎《临江仙》)</p><p>  “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蝶恋花》</p><p>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p><p>  问:叠字有什么好处?</p><p>  答:叠字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14个字虽是重叠使用,却绝无重复累赘之感,朗读起来,只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你能感觉到她心中塞满了愁苦,她需要发泄,需要倾诉,她想一口气把心中所有的愁苦全都吐出来。</p><p>  (2)分析7个叠词中蕴含的层次。</p><p>  问:开篇十四个叠字,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层次。寻寻觅觅明显是李清照的一个动作。人在什么情况下才寻觅?</p><p>  答:有两种情况,一是我们的东西丢了,要去寻找,一般不说“寻寻觅觅”;心中失落的时候,怅然若失就“寻寻觅觅”,仿佛一直在找在什么。</p><p>  问:那么李清照她在寻觅什么呢?</p><p>  答:她和丈夫在一起时候的那段时光。</p><p>  问:那段幸福的日子。还有吗?</p><p>  答:诗人到底在寻找什么呢?是流亡以前安定、闲适的生活,是丈夫在世时的情意,还是心爱的古玩字画?词人“寻寻觅觅”地找,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这反映词人内心空荡,无可排遣寄托。</p><p>  问:寻找的结果如何呢?</p><p>  答:寻找的结果是“冷冷清清”,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包围。</p><p>  问:“冷冷清清”,指的是什么呢?</p><p>  答:这里的冷清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的环境的确是冷清,冷清还反应出内心的冷清。然后她的情感,冷冷清清,冷清的环境有一种凄冷,冷清的心情有一种寂寞。</p><p>  问:最后的“凄凄惨惨戚戚”呢?</p><p>  答:“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p><p>  此三句,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词人孤苦无告的凄凉心境。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p><p>  (3)朗读指导:“寻寻觅觅”四字,应读得缓慢、迷茫,“冷冷清清”,用降调,轻声读,</p><p>  “凄凄惨惨戚戚”六个字,则要一字一顿,读出字字悲的感觉。</p><p>  2.小组讨论,解读词中意象:</p><p>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p><p>  (1)淡酒</p><p>  ①有关“酒”的诗句:</p><p>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p><p>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p><p>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p><p>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p><p>  ②点拨:酒总是与“愁”的联系在一起。如何理解“淡酒”呢?——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p><p>  ③结论:淡酒象征浓愁。</p><p>  (2)秋风</p><p>  ①有关“秋风”的诗句:</p><p>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p><p>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p><p>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p><p>  ②结论:秋风渲染愁情。</p><p>  (3)雁</p><p>  ①有关“雁”诗句:</p><p>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p><p>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p><p>  ②点拨: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这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旧时相识的雁吗?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p><p>  ③结论:雁象征离愁。</p><p>  (4)黄花</p><p>  ①列出有关“黄花”诗句:</p><p>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p><p>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李清照《醉花阴》</p><p>  ②点拨:李清照词中多用“黄花”意象。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p><p>  ③结论:黄花凋零,容颜憔悴,心境不复当年。</p><p>  (5)细雨(略析“雨”意象,详讲“梧桐”意象。)</p><p>  ①列出有关“细雨”诗句:</p><p>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p><p>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p><p>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p><p>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p><p>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p><p>  ②结论:细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p><p>  (6)“梧桐”意象(结合细雨,详讲“梧桐细雨”意象。)</p><p>  ①列出有关于“梧桐细雨”的诗句:(PPT展示)</p><p>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p><p>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p><p>  窗在梧桐叶底,更黄昏细雨,枕前前事上心来,独自个,怎生睡。——欧阳修《一落索》</p><p>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p><p>  ②点拨: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p><p>  梧桐细雨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意象。我们可以借助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去感受:“春风桃李花开日”是一种万物盛开的景象。“秋雨梧桐叶落”,则是秋天的绵绵细雨打在这已经发黄梧桐叶上,梧桐叶随风慢慢地落下来。显得十分的凄凉,有一种深秋的孤独与寂寞。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一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它不是滂沱大雨,而是点点滴滴的细雨,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听到这种雨打梧桐的声音呢?安静的时候,夜深人静却无法如水的时候,心中有着万千的愁情无法排遣的时候。</p><p>  那一滴滴的雨声,敲打在荷叶上,也敲打在梧桐叶上,更敲打在词人的心里。于是,李清最后一句诗便喷薄而出,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就是李清照无法言说、也说不尽的愁情。</p><p>  (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在词中多次写到愁,但此时的“愁”,相比于之前,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看看命运在李清照身上烙上了怎样的印痕?</p><p>  展示:李清照大事记</p><p>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孤孓柔弱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可以理解了。它的内涵是?</p><p>  答:丧夫之痛、寡居之悲、颠沛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恨。</p><p>  四、再读,学生体会情感。</p><p>  (一)学生再读课文,体会感情。</p><p>  1.请学生再次朗读词,大家评价。</p><p>  2.教师播录音范读,学生感受词中的情感。</p><p>  3.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感受,把握作者传达情感的意象,走进词入的内心世界,再一次自由朗读《声声慢》。</p><p>  (二)背诵全词。</p><p>  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词。</p><p>  五、结语。</p><p>  一杯残酒,一阵秋风,一声雁叫,一地黄花,一滴细雨,一树梧桐,一个千古断肠人守着窗儿,李清照用她的才情,用她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带来这首传颂千古之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得到补偿,而这,就是我们的幸运了。</p><p>  附:板书设计</p><p>  </p><p>&nbsp;</p><p><br/></p>

回复(1)

谢宽 2020-10-07 10:01

<p>&nbsp;由《兰亭集序》谈中国的书法&nbsp;</p><p>&nbsp; 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就如同建筑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其风格的变迁,足以映彻出整个艺术的发展。王羲之《兰亭序》是中国的文化符号,很好地说明了“精神化”的传统与其物质存在的具体机制和关系。在中国艺术史上几乎没有任何其他作品的地位和影响力可以与之媲美。 &nbsp;</p><p>&nbsp; 流传下来的王羲之书迹,与同时代的人相比较多,这其中不乏伪作。王羲之擅长多种书体,他的书法作品长短各异,大部分的作品不过是短的尺牍、便条等,字数不多,每件只有数行。他的楷书流传有序的有《黄庭经》《乐毅论》等,和钟繇一样未见大字,结字方正,用笔隶意大大简化,比之更加成熟流美。据7世纪上半叶的记载,仅内府收藏的王羲之作品就有2290件之多。但这些作品却没有一件是真迹,只是些拓本和摹本。 &nbsp;</p><p>&nbsp; 《兰亭序》本身不是诗,是王羲之和友人在山阴兰亭雅集所作诗集的序。永和九年(353)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王谢”家族的子弟及军界和政界的好友一起在山阴兰亭举办了一场清雅又不乏激情的雅集活动,将名士风范与家族风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与会的四十二人之中,王氏家族与谢氏家族占了九人,王氏家族参加的人数最多,王氏一门从西汉至南朝,长达五百余年中,名士高官辈出,而王羲之在兰亭雅集中所显示的家族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独特的名士风范与其所高扬的家族观念,让我们得见到王氏家族生命力之所在,使我们理解到魏晋风度,可以说就是在这样的家族观念笼罩之下的自由浪漫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兰亭雅集上成就了《兰亭序》,也成就了王羲之。《兰亭序》的生成过程确立了一种精英阶层文化的典范,构筑了富含诗歌、书法、绘画和园林等多种门类的艺术系统。 &nbsp;</p><p>&nbsp;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兰亭序》的真伪,学界大多认为现在传世的唐摹诸本,不是虚构的,而是有着同一祖本,摹拓而成的。传世摹本与原作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正侧互用,气势纵横,有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之概。《兰亭序》经过数次传摹,已非原来面目,但翻刻各有其妙,仍胜过其他书家,值得取法,习之仍能得右军一体。他的经典性在于,流美、骨力森严、提按分明,具有很强的推广性。王宗炎所言较为中肯:“学《兰亭》如读经,浅者见浅,深者见深。诸家刻本,方圆肥瘦各有一种妙处,所以为群帖之祖……右军天怀高朗,兴会所至,神与之化。褚、欧诸贤,虽极力追摹,不过得其一体,何况辗转翻刻,并形似而矢之者。以其规矩尚存千百之什一,正如辟谷导引,纵不得仙,差可却疾耳。”我们所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其中无一真迹,被中国书法史奉为经典的王羲之最负盛名的《兰亭序》同样如此,但此后中国历代书家都拿与它的关系来确认自身的地位。 &nbsp;</p><p>&nbsp; 魏晋的文字形态在笔法上契合了书写的需要,体势上也受到了书写的影响。我们现在所习见的左低右高的文字构型即是楷书成熟以后的格局。古文字字体构型基于“形态的左右平衡”,隶书虽发展了波势,但并未改变“形态的左右平衡”这一基本体势。唯成熟的楷书最为充分地吸收了右手毛笔书写的因素,转向了“力的均衡”。晋人的书法正处于篆隶时代到楷书完成的中间时期,文字的体势也正逐步吸收书写的因素,为适应右手执笔而逐步作着调整。 &nbsp; &nbsp;</p><p>&nbsp; 唐代的《兰亭序》摹本和临本,北宋人大概还可见,但临本数量稀少,并不能化身千百。随着《淳化阁帖》等刻帖的刊刻及翻刻形成风气,刻本成为北宋人学习的范本。虽然翻刻会带来变形,但北宋欧阳修认为这是可以容忍的“右《兰亭修禊序》,世所传本尤多,而皆不同,盖唐数家所临也。其转相传模,失真弥远,然时时犹有可喜处,岂其笔法或得其一二邪。想其真迹宜如何也哉……今予所得,皆人家旧所藏者,虽笔画不同,聊并列之,以见其各有所得。至于真伪优劣,览者当自择焉”。可见书家更加关注刻帖的笔法和笔意,版本的选择倾向于书法本身是否肥瘦相宜,肯定不同趣味的体势。至明代,自董其昌始,临写清楚地开始强调不在形似:“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他将自己与赵孟作比之后认为:“临仿历代,赵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这样的结论,则是从学古人笔法的程度作为标准的。这就使得后世对于古代的探源,转向了发见古人书迹中的神韵,成为临古传统的一大突破,使临仿更加自由。及至明代晚期,或可成为经典性的大崩溃时期,以“临”为名,书家挑战了经典的权威性,八大山人用自己的笔墨与古代书圣的对话,是其中的代表。我们甚至可以武断地说,“古代”仅是存在于书法史的想象中,书家笔下的“传统”是“断章取义”的。</p>

回复(0)

张丽丽 2020-10-05 09:40

<p>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鸿门宴》一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该文的内容丰富翔实、情节生动,如细加品味还可以从中发现司马迁在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饮食文化内涵。</p><p>   《鸿门宴》中的酒和肉肴</p><p>  《鸿门宴》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项羽和刘邦,两者在鸿门举行的宴会就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最高级别领导人举行的宴会。从饮食的内容来看,“鸿门宴”有酒有肉,具备了当时最好的食材特征:酒是古代人际交往间的调节剂,因而酒是《鸿门宴》中的饮食主角。在“鸿门宴”这场充满刀光剑影的政治斗争中,酒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调节、缓冲作用。刘邦向项伯示好时用的是“奉卮酒为寿”的方式;项羽听了项伯和刘邦的辩护之言后,也用“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愧疚之情;而当项庄要行刺刘邦时,打的是“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的幌子;项羽面对鲁莽勇敢的樊哙,则以“赐之卮酒”的作法来传达钦佩之情;樊哙闯帐,面对威严强悍的霸王毫无惧色,他用“立而饮之”的方式表现“壮士”的无畏;宴席中刘邦想溜走避祸,张良亦是以“沛公不胜</p><p>  杓”为托辞,给刘邦找到了逃跑的借口。总之,在鸿门宴上酒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连接起各个事件,展现出两千多年前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真实场景。</p><p>  我国狩猎技术和畜牧业起源较早,技术较为发达,因而肉食是人们副食的主要原料之一。先秦时期的贵族多食用牛、羊、猪等畜类肉做成菜肴,所以肉食还属于较珍贵的食物,也因此享用肉食往往和礼遇身份联系在一起,如古人祭祀时最为隆重的太牢即由牛羊猪三牲构成。《鸿门宴》里没有直接描述宴会的具体饮食的内容,只是在樊哙闯帐后,项羽赐给他一“生彘肩”,“彘”字据《小尔雅》讲即“猪也”,彘肩即肘子,也就是猪腿的最上部分。由此推测,宴会上也应当制作有以猪肉为原料的菜肴。宴会主人项羽是楚国贵族出身,因而还应有一些楚地特色的菜肴,因司马迁没有记载,所以现在也无法详细考察,只是我们还可以从别的典籍记载中得知一些楚地菜肴的信息,如屈原的《大招》所描述的:“内鸽鹄,味豺羹只。魂乎归来!恣所尝只。鲜甘鸡,和楚酷只。醢豚苦狗,脍苴只。吴酸蒿蒌,不沾薄只。”这些佳肴美食都是楚地饮食的上品,想必项羽酒宴上或许也摆设有其中的部分美味吧。</p><p>   餐具与酒具</p><p>  上古时期,先民的餐具就地取材,以石头、陶土制作,后来又以青铜、铁来铸造,昂贵者有以金玉为之。在《鸿门宴》中,樊哙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刀”、“俎”即为当时流行的餐具,“刀”为切割肉食的用具,“俎”本指祭祀时摆放祭品的用具,后来多指加工食材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古人烹制的肉食多为整块,食用时多用小刀切分,因而“刀”、“俎”为秦汉时常见的餐具,樊哙以此物作比、信手拈得,而且在得到项羽赐给的彘肩后,以佩刀切割、以盾牌为俎案,实属临时应急之举。</p><p>  中国古代文明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先民好酒善饮,因而酒器也品种众多,“上古的酒器有尊、壶、卣、彝、、缶(以上为盛酒器),爵、觯、觚、、觥等(以上为饮酒器)”,这些器具属于贵族的酒宴礼仪用具,至于在民间和军队之中常见的无非杯、勺、角、壶之类。鸿门宴上的酒器相对简单,文中有几处提到酒器,如“沛公奉卮酒为寿”、“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卮”在《说文解字》注曰:“卮,酒浆器,一名”,即古代大型的盛酒器皿,圆形,容量四升,不灌酒就空仰着,灌满酒就倾斜。“斗”,原本指计量容器,“十升也。象形,有柄”(《说文解字·斗部》),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后来借指盛酒器,又称斗瓶,如唐代杜甫《饮中八仙歌》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还借指一种长耳的方形大酒杯,其名来源于星宿形状,有说源于二十八宿之一的南斗,也有说指北斗。“卮酒”、“斗卮酒”的说法均指大酒杯,用以夸张地形容饮酒者的酒量巨大。“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杓,不能辞。’”“”指盛酒器皿,后写作“杯”;“杓”本义指长柄舀酒器。古人用大型容器盛酒,饮用时再用长柄的勺子舀出倒进酒杯,因而常常用“杓”指代饮酒,所以张良以“不胜杓”表示刘邦醉酒之事。</p><p>   饮食习惯</p><p>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通常每日只吃两顿饭,谓为朝食(又称饔)和夕食(又称飧、时)。日出为朝,其“朝”字,上下为草,中间和右边分别为日、月,其意即为日月在草丛之中,描述早晨太阳初升月亮已降的情景。按古人一日计时划分之法,日出之后隅中之前为食时,相当于现今9时至10时,这是古人早饭时间,《左传·成公二年》云:“余姑翦灭此而朝食”,这个时间吃早饭非常符合先秦多数平民的生活条件,当时无今日之照明条件,过早摸黑起床做饭十分不便,待六七点钟天色已亮,可以从容点火做饭。《鸿门宴》中写项羽听闻曹无伤的密报后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飨”字意为用酒食慰劳,这里指吃饭;“旦”字为较古老的汉字,其字上部为圆形太阳,会意日出之时。“旦日飨士卒”即指士卒清晨时就开始吃早饭,说明项羽听闻密报后急于进军攻打刘邦,所以提前开饭、以便行军打仗。</p><p>  夕食是在日入之前,约为今日16时至17时,为古人晚饭时间。为何古人习惯两餐制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照明设备匮乏,普通平民为避免摸黑烹饪或减少点灯耗油之支出,多利用自然光线劳作,日出做饭、日落前进食;其次,古代粮食产量低,一日两餐可以减少粮食供应;再次,古代炊具落后,多陶土、青铜质地,导热性能差,加上燃料来源单一,基本上以柴草为主,所以烹饪耗时长、难度大,所以常常是早饭多做一些,早饭吃完后留一些到晚饭时加热后即可食用。两餐制主要针对普通平民,经济条件宽裕的贵族官僚基本实行的是三餐制,他们晚间常有各种社交活动,因而需要进食补充。据说周天子实行的是四餐制,因为天子坐拥天下四方,所以在朝食之前还有一个早点,以四餐象征四方。</p><p>  中国是烹调技术起源较早、制作技术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周礼·膳夫》:“凡王之馈……珍用八物。”郑玄注:“珍谓淳熬、淳毋、炮豚、炮、珍、渍熬、肝。”《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为醴醪……”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烹饪方法有:煎、炮、腌、、烤、燔、烹、炙等,至于楚地则还部分保留着生食的习惯,《鸿门宴》中说:“则与一生彘肩”,对于什么是“生彘肩”,历来众说纷纭,有认为是未加工烹制的猪肘;有认为生即全,乃完整的猪肘;有认为生同胜,为肥猪肘之意。在诸种说法中,所谓“生彘肩”可能就是略微烤炙过的猪肘,这种解释不仅是楚地饮食特色的反映,也更符合司马迁行文简明的风格。</p><p> </p>

回复(0)

共 25 条记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