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53条记录,有20人参与

陈永林 2019-02-16 10:40

<p>真正去和学生做朋友,了解他们所需要的。<br/></p>

回复(0)

杨婉玲 2019-02-14 23:44

<p>读书读的不仅是成绩,更是做人。成绩不好高考失利,或许还有其他前途可寻,如若为人不正,不论高考成与败,总会走到穷途末路的那天。</p>

回复(0)

杨荣月 2019-01-10 14:08

<p>作为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有的同学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在班上却是最努力,认真的。并且遵守学校纪律,有礼貌,这样的学生应该每个老师都很喜欢</p>

回复(1)

张瑜 2019-01-05 19:57

<p>高考不是人生唯一的选择,除了成绩,老师更应该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积极认真的态度。</p>

回复(3)

黄彩菊 2018-12-28 19:47

<p>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和他们的闪光点并进行积极地引导</p>

回复(1)

张华 2018-12-23 10:15

<p>有压力就有动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分数的差异,并使之转变为学习的动力</p><p><br/></p>

回复(1)

杨玉林 2018-12-22 09:00

<p>尊重个体差异,鼓励为主!</p>

回复(2)

赵福安 2018-12-16 23:46

<p>分数不能代表一切,更不能用来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与否。一个学生的成长,除了校园生活对他的素质与影响,教师也起一定作用,但是教师没有那么大的魔力感化甚至去改变所有学生。为人师长,以自己言行,能够引导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这才是教师的自豪之处。</p>

回复(1)

何秋菊 2018-12-15 20:02

<p>是金子总会发光,哪怕是高考达不到绝对的公平</p>

回复(2)

蔺艾君 2018-12-09 21:42

<p dir="ltr">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学生也好老师也罢,应做好自己,努力活在当下。</p>

回复(3)

刘筝 2018-12-05 11:03

<p dir="ltr">多点耐心,多点关心,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用心的。</p>

回复(2)

蒋先文 2018-12-01 18:44

<p>其实,德育工作永远不晚,也永远不会过时,只要有人在这和世界上,就有德育的必要性。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甚至,我们更重要的职责是教学生做人,那才是一个人一辈子立足的必备技能,或者说内在的竞争力。没有这些为前提和基础,恐怕很优秀的同学,也很难好好立足于社会。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人的社会性,人的内在修养。而不是一来就看本领。总之,越想越任重道远了!</p>

回复(2)

蒋先文 2018-12-01 18:36

<p>就个人而言,这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问题。只不过,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有必要、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习惯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可以通过积极主动谈心,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且适当指正。没错,从根本上来说,还是靠我们教师做好榜样,这是作为关键的。我们做好了,能够感染学生。但是能够改变多少真的无法保证。毕竟家庭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才是真正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比我们大多了,甚至是决定性的。哪容易改变。靠真心感动?算是一种方法。靠摆道理讲事实?有极少数有作用吧?这事比教会知识甚至更加富有挑战性!需要一辈子为之奋斗!比如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学生总是走进教师办公室取水,有很多时候根本没意识到要和老师说一声,安全觉得是自己家,这点细节就知道,学生的德育事业教育任重道远!但不教又不行,毕竟他们都将成为社会人,都要文明礼貌,思想品质,个人修养,这些内在的东西没有的话,对他们影响很不好。如何在社会上立足?</p>

回复(2)

蒋先文 2018-12-01 18:26

<p>No doubt, this is really a good question come up&nbsp; by you, Miss Gu. In my opinion......</p>

回复(1)

蒋先文 2018-11-30 13:59

<p>take actions step by step, then we will reach our goals someday! So just do it!</p>

回复(2)

共 19 条记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