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2条记录,有8人参与

胡杰 2018-09-03 10:48

<p>当幼儿间发生冲突时,家长和教师首先应信任幼儿自己有能力处理好,并冷静、客观地观察与了解。</p>

回复(0)

丁佳佳 2018-08-03 22:55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white-space: pre-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3.引导   通过“观察”和“倾听”,幼儿之间的冲突是如何发生的,他们又是如何处理的,教师基本上已经心中有数。这时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冲突,引导幼儿去思考和解决矛盾,掌握解决冲突的策略。一是角色互换法。先让幼儿说说他们各自的理由,再让幼儿互换角色想一想,如果你是对方,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从中引导幼儿理解对方,懂得与同伴交往不能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也要体察别人的态度和情感。二是比较法。让幼儿把自己的行为同某一行为准则或其他小朋友的表现进行比较,让幼儿自己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对还是错,找出解决的方法。三是规则决定法。一些简单的,是非难辨的冲突,如两名幼儿同时看上一张小椅子,引发椅子大战。这时,可以引导幼儿用一些他们集体认同的规则来解决,如剪刀石头布、轮流、主动放弃利益补偿等等,小年龄的幼儿,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方法往往更能让他们信服。</span></p>

回复(0)

丁佳佳 2018-08-03 22:54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white-space: pre-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条解决幼儿矛盾冲突的方法,具体如下:    1.观察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不动声色地观察幼儿的行为。一方面,关注幼儿冲突产生的过程,了解他们发生冲突的原因。另一方面,关注幼儿处理矛盾冲突的过程。不急于介入和干预,试着让幼儿自己去处理。做到既关注幼儿的冲突,又尽量不进行干预。如果幼儿自己解决了问题,教师可以询问一下他们是如何协商解决的,然后在同伴面前对他们的方法进行介绍和表扬。幼儿年龄越小,处理冲突的方式就单一,模仿同伴是他们学习处理冲突、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2.倾听   当幼儿无法自主解决矛盾冲突时,教师要适时介入。作为一位“倾听者”了解冲突双方的想法,帮助幼儿释放不良情绪和幼儿用积极的态度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教师不仅要倾听当事人双方的叙述和理由,也要听听旁观者的说法,以便全面了解他们发生冲突的过程以及双方自主处理失败的原因。教师还要能够通过倾听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幼儿在叙述的过程中,再现了冲突发生的全过程,把同伴冲突带来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释放出来,从而消除哭闹、扭打、退缩、冷战等消极做法,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冲突并尝试解决。   <br/></span></p>

回复(0)

丁佳佳 2018-08-03 22:54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white-space: pre-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1.家园配合,对症下药   我在向遥遥的父母仔细了解情况后得知:遥遥睡午觉时喜欢翻来覆去、找人讲话,是因为每天晚上睡眠时间长导致中午睡不着;遥遥喜欢说脏话、乱扔垃圾是受太奶奶的影响;遥遥不会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是因为爸爸妈妈在家就从来不做家务,都是外婆一手包办……针对这种种情况,我多次与家长沟通交流,商定对策:   首先,我要求遥遥家人为幼儿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即父母平时要多抽出时间陪幼儿,并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   其次,我要求遥遥家人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逐步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再者,遇到问题时,我就利用早接待、晚离园的时间及时与他们交流,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如遥遥在园抢别人的玩具玩,我就请其父母与我配合教育,教会他一些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技巧。想玩别人的球,要先对同伴说一句有礼貌的话:“把你的球借给我玩一下好吗?”同时请爸爸妈妈为他准备一些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满足其心理需求,并引导他学会与别人分享。   最后,我还要求遥遥的家人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此,对遥遥施加正面影响,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鼓励、理解和信任,同时帮助他学习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逐渐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    2.捕捉契机,增强自信   区域活动时,遥遥总是一下子窜到这组,一下子窜到那一组地瞎捣乱。有一天他却有些反常,显得很安静。我很好奇,轻轻走过去一看,原来他正在看李陶晋小朋友画画呢。李陶晋画了一条很漂亮的领带,上面还有小圆点呢!他看了一会儿,也聚精会神地照画起来。看到他认真的举动,我摸摸他的头,轻声地对他说:“你也想画和李陶晋一样漂亮的领带,送给你的爸爸吗?”他点点头,我又继续鼓励他:“那你就把领带的颜色涂满了,再画上小圆点,就更漂亮了。”在我的鼓励引导下,他终于完成了作品,看着爸爸的漂亮领带,他开心极了!活动中,看到孩子模仿的积极表现欲望时,我及时地抓住教育的契机,在鼓励的同时,对他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其自信,从而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3.提供平台,体验成功   教师能以平和的心态,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些幼儿,就能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充分挖掘、利用这些闪光点,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是培养他们形成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我在平时的活动中给了遥遥更多的关注,为他提供了各种表现的机会。如:当我选小组长来发操作材料,带领大家活动时,大家都是一脸期待,而遥遥却无动于衷,当我选中他时,他诧异的表情中还带了一些惊喜,接下来自然是很高兴而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当我再次选小组长时,他的表情不再那么漠然,多了一些紧张和期待。   </span></p>

回复(0)

丁佳佳 2018-08-03 22:53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white-space: pre-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3.攻击性冲突   这类冲突发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幼儿不会表达和与人交往,又缺乏一定的规则意识,通过打人、咬人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达成一定的目的,从而引发攻击性冲突。由于攻击性冲突本身具有一定的伤害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加以重视。   曾经有位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叫遥遥(化名)的小朋友的故事以及他们幼儿园的处理办法。   遥遥小朋友活泼、好动,不受纪律约束,自由散漫,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争抢,不懂得谦让。因此,他经常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针对上述情况,我对遥遥实施了跟踪调查、记录分析、对症下药等教育措施,终于使“皮皮”变成了文明活泼的优秀儿童,同时也融洽了他与其他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br/></span></p>

回复(0)

丁佳佳 2018-08-03 22:52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white-space: pre-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幼儿因年龄小、控制力、是非判断能力差,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经常会发生矛盾冲突。幼儿间常见的矛盾冲突大致可分三种情况:    1.无意性冲突   这种冲突一般是由一方无意或不小心干扰了另一方正在从事的活动引起对方不良情绪而产生的。如甲小朋友在走路时或拿玩具时不小心碰到了乙小朋友或他正在操作的玩具,引起乙小朋友不快,从而发生冲突。此类冲突本质上不是故意制造的,只是一种无意而为。    2.争抢性冲突   由于争抢同一玩具或游戏而产生的矛盾冲突,是幼儿园常见现象。这类冲突发生时双方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因此,冲突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因争抢而喊叫、哭闹甚至大打出手。<br/></span></p>

回复(0)

胡鹏 2018-08-03 17:55

<p>很多时候,小朋友发生冲突,并不是真的要打别人,其实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老师如果看见有小朋友发生冲突,及时制止,了解其原因,和小朋友多聊天,告诉他们,我们是好朋友,要相亲相爱,不能动手哟!</p>

回复(0)

葛小艺 2018-08-03 10:44

<p>小班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喜欢的事物,不会合作协助,这是幼儿的敏感期,教师应学会掌握机会,帮助孩子解决发展解决冲突的能力。<br/></p>

回复(0)

马秋苑 2018-08-03 10:16

<p>小班幼儿虽然不善表达,但其模仿力极强,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p>

回复(0)

施少凤 2018-08-03 09:56

<p>通过多种形式教给孩子正确的与同伴相处的方法.</p>

回复(0)

郭君 2018-08-03 00:26

<p>1,了解孩子冲突的原因</p><p>2,让孩子知道这样造成的后果,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对自己形象的负面影响</p><p>3,教他们如何解决问题,是道歉?拉拉勾和好,如果仍未能解除之间的怨言和攻击行为,老师可以借助幼儿园一首歌《生气歌》,表演,教孩子们要友好同学。</p><p><br/></p>

回复(0)

李好 2018-08-02 15:12

<p>&nbsp;由于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大大地落后于行为能力,在一不如意的情况下,幼儿间发生冲突是难以避免的,所以首要的是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逐步学习怎样解决矛盾冲突。小班幼儿虽然不善表达,但其模仿力极强,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如小班幼儿不会等待、轮流等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或者在区域活动中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进行交往,帮助其学会解决冲突的技巧。学会如何自己避免、解决是非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尽量地引导幼儿宽容的对待别人,学着去爱别人。</p><p><br/></p>

回复(0)

共 12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