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4条记录,有13人参与

徐跃刚 2016-12-07 14:19

<p> 可以结合文章的主题来延伸 </p>

回复(0)

马媛媛 2016-12-07 10:07

大千世界摆在眼前,活生生的例子。最后终归要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要读有字之书,也要去读无字之书。

回复(0)

蒋勇 2016-12-06 18:54

以情感人,教者多用心,用情,这样会更好的渗透情感教学

回复(0)

姚佳佳 2016-12-06 16:20

知识教育重要,思想教育更重要,加强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回复(0)

成玉凤 2016-12-06 14:13

思想教育更重要

回复(0)

沈超 2016-12-06 11:55

见解独到。

回复(0)

贾曼丽 2016-12-05 17:17

<span style="color:#323232;font-family:微软雅黑;line-height:26px;background-color:#FFFFFF;">教者用心挖掘</span>

回复(0)

贾曼丽 2016-12-05 17:16

<span style="color:#323232;font-family:微软雅黑;line-height:26px;background-color:#FFFFFF;">教者用心挖掘</span>

回复(0)

许颖 2016-12-05 15:54

知识教育重要,思想教育更重要

回复(0)

张玉梅 2016-12-05 13:58

&nbsp;利用教材进行励志教育

回复(0)

陈文 2016-12-05 13:12

<p id="noesc_context_30607915" class="pl_nr"> <p> 提倡这种方法 </p> <p> <br /> </p>

回复(0)

谢春红 2016-12-05 12:15

我们的语文教育究竟怎样做,才可担负起塑造有健全人格,培养有爱国情感和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有正确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的新一代青少年的重任?语文课堂究竟怎样渗透情感道德教育?

回复(0)

刘权 2016-12-05 12:04

<p> 提倡这种方法 </p>

回复(0)

谭中栋 2016-12-03 19:13

<p align="center" style="color:#323232;text-indent:0px;vertical-align:baseline;background-color:#FFFFFF;"> <span style="font-size:14px;">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span> </p> <p style="text-align:left;color:#323232;text-indent:0px;vertical-align:baseline;background-color:#FFFFFF;">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物欲横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思想道德已经滑坡到低谷,整个社会都在为钱而忙碌,以至于忽视了对下一代的思想教育。家长忙,无法进行正常的家庭教育,这就给学校的教育增加了难度。综合种种情况,现在的孩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格的缺失、伦理道德的缺乏。现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中就有很多可以为我们所用的极好的德育素材,就看教师如何利用。 </p> <p style="text-align:left;color:#323232;text-indent:0px;vertical-align:baseline;background-color:#FFFFFF;"> 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利用教材进行励志教育 </p> <p style="text-align:left;color:#323232;text-indent:0px;vertical-align:baseline;background-color:#FFFFFF;">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陈涉世家》的教学中,陈胜的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初显其少年壮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又振聋发聩地惊醒了世人,唤起了农民大众的反抗意识,于是起义队伍不断壮大,义军一时所向披靡,迅速占领诸多郡县,最后入据陈县,陈胜自立为王。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多数老师一定借此教育学生要有反抗意识,要有勇有谋等。我觉得这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显而意见的东西,学生自己也能理解到,深度不够也缺乏新意。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两句话,启发学生思考:在历史长河中,应该不乏像陈胜这样少年有志之人,为何别人不能向他一样成功呢?除了天时地利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在内?引导学生得出:陈胜立下志愿后,便时刻为了改变命运、实现理想而努力,随时做好准备,寻找机会。一旦机会来临,便毫不犹豫,扭转乾坤。所以,陈胜的成功得益于他随时准备着。借此,我向学生进行教育:机会只给随时做好充分准备的人,如果你想成功,请时刻准备着!那一刻,我发现学生们都听的很投入,深感随时准备的重要性,也都一副时刻准备、等待冲锋的姿势和神态。我觉得,这一次的教育很成功。 </p> <p style="text-align:left;color:#323232;text-indent:0px;vertical-align:baseline;background-color:#FFFFFF;"> <strong>二&nbsp;、&nbsp;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strong> </p> <p style="text-align:left;color:#323232;text-indent:0px;vertical-align:baseline;background-color:#FFFFFF;"> &nbsp;&nbsp;&nbsp;&nbsp; 现在的中学生对爱情很敏感,极容易出现早恋。如果不及时恰当地进行引导,可能会因此而影响其一生。本册教材选编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作为对中学生的教育题材。如何很好地利用呢?既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说得含糊不清;既要是一堂语文课,更应该是一堂感情教育专题课。我为了上好这堂特殊的语文课,特意在课前搜集了很多素材,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上课时,先将课文内容梳理一遍,然后转入发散教学。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地领会理解爱情的真谛,我有选择性地向他们讲述了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泰坦尼克号》、《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故事荡气回肠、动人心魄,能够帮助他们在认清爱情真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婚姻爱情观。然后我又讲述了苏格拉底的两个爱情哲理小故事,既发人深省,又能启发心智,更进一步地教育学生爱情是要很理智地辨别、明智地选择的,不能随心所欲,也不可因贪心而错过,一旦错过遍难再遇到。四十五分钟很快过去了,学生们意犹未尽,都觉得受益匪浅。我很欣慰:于无形中教会了孩子们如何把握自己未来的人生。 </p> <p style="text-align:left;color:#323232;text-indent:0px;vertical-align:baseline;background-color:#FFFFFF;">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只是两个教育的例子,其实,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很好利用的思想教育素材。比如:《敬业与乐业》可以告诉孩子要有所作为;《孤独之旅》教会孩子们成长要付出代价;《杨修之死》教育他们不能恃才放旷,锋芒毕露等等。只要教者用心挖掘,我们可以通过语文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的交流,拉近与他们的距离,真正将语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人文教育。 </p> <br class="Apple-interchange-newline" />

回复(0)

共 14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