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712条记录,有370人参与

李小平 2016-11-18 17:57

王小波是个很有个性的作家,不随波逐流,我很喜欢他的作品。我们大多数属于那沉默的人,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所说的,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王小波在此文中写到“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回复(1)

李莎 2016-11-18 15:37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教师的激励——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教师。但适合做教师的人中,不会教的老师、教不好的老师,肯定也是有的。  话说回来,那些“会教”的、“教好”的老师,也不是一上讲台时就“会教”、就能“教好”的,更不是天生的。

回复(1)

刘少鹏 2016-11-18 15:23

“书是人类的进步阶梯。” Let's make friends with books

回复(0)

李莎 2016-11-18 15:19

<p class="txt"> 新形式下再也应用信息手段教学不是高大上的东西!远程教学将像吃饭睡觉一样必须。当然,目前我们这个教师队伍主要的还是在全日制学校组 </p>

回复(0)

李莎 2016-11-18 15:19

<p class="txt"> 新形式下再也应用信息手段教学不是高大上的东西!远程教学将像吃饭睡觉一样必须。当然,目前我们这个教师队伍主要的还是在全日制学校组 </p>

回复(0)

任黎 2016-11-17 19:33

阅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尤其提倡纸质化的阅读,不是电子书的阅读。或优美或充满哲理或抒发性灵,都让人获得心灵的满足。国民素质的提高也依赖于正确的阅读,用阅读让人民享受优秀文化的熏陶。经典阅读,丰富自己,营养他

回复(0)

李娟 2016-11-17 14:06

我们大多数属于那沉默的人,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所说的,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王小波在此文中写到“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回复(0)

胡超 2016-11-16 11:50

读一本好书能使自己觉得充实,踏实安心,忘掉生活的不快,沉浸在作者的思想情绪里,谁说这也不是一种享受

回复(1)

陈昌 2016-11-14 18:29

学生尊敬教师,他也会注意教师敬重什么样的作者;学生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和教师有很大关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来自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把最好的、也是最适合发展学生素养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

回复(4)

陈昌 2016-11-14 18:28

面对苦难,面对灾祸,我们仿佛都是那么的敦厚善良,大多数人总是选择逆来顺受,总是学会服从和屈服。用学者的话来说

回复(0)

陈昌 2016-11-14 18:28

光学习而不思考,则相当于盲目地接受知识。不经过自己的一番考量,别人说它对,你就认为它对,别人说它错,你就认为它错,这样所学习回来的知识,

回复(0)

刘育 2016-11-14 10:40

<span style="color:#333333;line-height:24px;font-family:微软雅黑;background-color:#FFFFFF;">黑板变成白板,不仅仅是形式的改变,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更替,新形式新技术下,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当然也给我们老师更多的机会,有些老师学习能力强,爱钻研,非常容易接受新型教学方式,而有些老师依然墨守成规,守住那一根粉笔,一尺讲台,一块黑板不放,让孩子失去了热爱学习的机会</span>

回复(0)

李自华 2016-11-14 09:05

<span style="color:#333333;font-family:微软雅黑;line-height:26px;background-color:#FFFFFF;">绝对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一串串鲜活的形象和思想。打开树叶,就会有一股股的香味扑面而来,清新馥郁,淡淡的温馨。所以,古人早就创造了一个词语:书香门第,读者哟本新书,</span>

回复(0)

邓剑珍 2016-11-12 10:53

书籍并不算贵, 我常只用不到一百元的钱就从某包上买到够我看几个星期的书。 可是你会发现一些你买回来的书你并不喜欢。

回复(1)

邓剑珍 2016-11-12 10:52

尽管我不认为流行程度是挑选书本的万能标准,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确实能够帮我们过滤到很多垃圾书。

回复(0)

共 626 条记录 <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