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条评论,有1人参与

眭相云 2016-07-08 16:24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困境及其突破       ——“文化的发展”疑难与解决策略学习体会 南康三中 眭相云 2016、7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前期,应该说是积极的,各种思想学术观点相互交流碰撞,在春秋战国时期缘于当时的社会形势达到极盛,开创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比肩于欧洲之古罗马和希腊文化。后期,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封建国家以政权强行推崇,虽然在当时和后来起到了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文化学术被束缚,人们思想被禁锢,儒家学说自身也在皇权的笼罩下不断式微、没落、保守、落后,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官方学术。 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的空洞说教相较于自由、民主、人权的现代价值观,已经是一种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尽管这种文化在其总体落后中仍有其合理的成分和精华部分,但作为一种文化主体,显然已不能再适应近现代社会的发展,更不能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需要,用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一则由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的转轨一波三折、反反复复,使国人对新文化的先进性产生了疑问;二则由于一些人的教条主义思维作怪,看问题简单片面,一但社会发展遭遇挫折,不是克服困难向前进,而是向后寻找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反省近百年来或“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化界关注、思考的问题。 其一,中国社会的历史命运,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问题。这一问题在当代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问题;其二,中国传统文化向何处去?在这一问题上,“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之争曾长期存在,直至今天仍然能在一些学者的著述中看到论述这一问题的思想踪迹;其三,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如何服务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以构建当代中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其四,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构建;第五,在文化传播和文化应用层面,适应现代人生活需要,凸显文化的技术性、工具性属性。   种种问题,有的不属于文化问题,譬如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命运问题,属于政治学研究的范畴。有的属于民族问题和哲学问题等。但是,在当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人心态依然根深蒂固,这种心态在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很难有革命性的变革和创造。比如中国哲学现代化中的困境也是困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难题之一,反映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表现为:怎样真切领会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不仅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反省提供一个相关的维度,更根本的则在于如此的反省自身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生成。那么,要突破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困境,路径哪里呢?  一、基于经济,构建文化新形态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严格地被该时代的经济、政治所制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一定的文化是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形态,就会由它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形态。每一种文化形态,都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离开或摆脱一定经济基础的文化是没有的。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在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因此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的局面。现在谁也不会怀疑,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经使愚昧、迷信、落后状况的彻底改变。经济发展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人们的文化观念不断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 文化的发展,促进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按照文化发展的规律办事,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这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第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广大干部和人民,追求真善美,抵制似恶丑,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第二,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切实贯彻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弘扬科学思想,倡导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科技竞争力,使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成为教育大国.、利技大国。第三,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全面繁荣文化事业。既要有正确的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措施,不仅要发展科技,发展教育,而且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既要有代表国家形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的品牌,更要有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大众文化产品,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质量。第四,全方位.地扩大对处交流。不仅要扩大政府间的交流,而且摹扩大专业间的交流,做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第五,要扩大民众的交流,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一设的骨干力量。   通过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就是要转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相冲突的观念,就是要解决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现代、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世界潮流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等等。 二、强化根基,推动民族文化世界化    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性,这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和民族形象。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平等交流、汇合而成的一种多样性统一的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在各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些础上,通过经济的、政治的特别是文化自身的融合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各民族的文化,就没有统一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没有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也就不能形成统一的、和谐共存的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既包含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又具有鲜明的整体风格,并以体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和面貌为宗旨。 民族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并在发展中实现自我超越。大多数民族文化都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潜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任何民族文化都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所以,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不是把民族文化封闭起来,与世隔绝,而是在坚持自主发展、自我超越、主动创新的同时,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和汇合,并在竞争和汇合中实现更高层次的超越和创新。 我们不否认世界上存在着为不同民族的人们所共同享有的文化。如果把这种文化称为世界文化,称为不具有任何民族根基和特色的全人类共有的义化,比如说科学、技术、某些艺术、体育文化,甚至包括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已经形成和将有可能进一步形成的国际化的共同的经济语言和规范,等等。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已经或者将要取代、消灭民族文化,至少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这样。因为这些超越了民族文化的文化,只是新生的共同文化,它可以在民族文化之上形成,也可以在民族文化之外形成、但它却不能否定原有的民族文化。即使是最新出现的网络文化,在其交流的内容本身也不能不带有各种民族文化的痕迹和印记。 将文化的民族化与世界化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未来的文化,必须会在民族化和世界化的对立统一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文化的多样化是必然的。各个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世界文化的发展,而世界文化的整体进步,也必须有赖于各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进步,绝不是民族国家文化的衰落;世界文化的多样化,要靠各民族国家文化的特色的不断发扬和丰富。因此,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健康有益的民族特色的发展,也是对全人类文化的贡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愈是民族的,愈是全人类的。 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既不可能是本民族文化的原型推进,也不是外来文化的整体移植,更不是中外文化的简单拼凑,而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化的整体发展进程中,中外文化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创新。不管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成分和因子,不管它在不同层面保持其民族性的程度如何不一,但作为一个整体,中华民族的特色和风格将依然保持,并更加大放异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定会以最具有朝气和活力的形态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三、兼收并蓄,实现民族文化大创新 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必须批地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使之发扬光大;要使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就必须走向世界,与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会通,大胆吸收,发展壮大自己。文化的继承与吸收的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个必须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宗法文化,就其整体而言,它是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一与现代化所需要的民主法制精神、科学创造精神、平等竞争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即使是精华部分,也要经过批判改造才能为我们今天所用,必须与现实相结合,揉进时代精神的内涵,才能高具活力和生命力。 对外来文化,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果不向域外文化吸收和融合,民族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更新和发展。人类文明史早已证明,凡是注童并善于向域外文化学习的民族,本民族的文化就能得到发展和进步,日本在这方面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除了经济、政治因素外,凡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文流频繁的时期,也是本土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汉代文化的全盛时期、唐朝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都是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大量吸引外来文化精华而形成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所以,大胆地开放外来文化,广泛地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在交流中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条件。 大胆地开放外来文化,借鉴、吸引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不等于“‘西化”。“‘西化论”的错误就在于:它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把文化发展的历史尺度与民族的差异混为一谈,忽视了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起点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不懂得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现代化过程和模式都是不一样的,忘记了中国现代化是在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条件下进行的。 试图完全以外来文化取代本民族的文化,并在这个基础上来建设当代中国文化根本是不可能的。任何国家、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通过简单地模仿别人来实现,只有找到一条适合于本国国情和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道路,才能够实现其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能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辩证否定,不可能是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替换。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活在人们现实中、头脑中的东西,而不是可以随意搁置的东西,更不是可能随意抛弃的东西。 中国文化在模式、环境和个性上,都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建设主体是广大的中国人民,其发展动力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所以,对于外来文化,既不能机械地照搬,更不能“全盘西化”,即使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真理,也应该将其与中华民族的特点和中国现代化的实践结合起来,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化地应用它。

回复(0)

共 1 条记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