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51条评论,有47人参与

吴永德 2017-11-03 14:27

<p> <span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8.6667px;background-color:#FFFFFF;">我觉得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具备以下的素养;</span> </p> <p> <span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8.6667px;background-color:#FFFFFF;">一、要具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心中只有时常装着学生,才能知道学生真正的需要什么。</span> </p> <p> <span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8.6667px;background-color:#FFFFFF;"><span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8.6667px;background-color:#FFFFFF;">二、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素质。</span><span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8.6667px;background-color:#FFFFFF;">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平常多阅读这样的书籍,给你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帮助你很好地分析教材,理解教材。</span><span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8.6667px;background-color:#FFFFFF;">专业知识过硬,<span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8.6667px;background-color:#FFFFFF;">数学基本功绘图等等,还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或是奥数等知识的素养</span>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要不断自我学习,充电,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span></span> </p> <p> <span style="color:#494949;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8.6667px;background-color:#FFFFFF;">三。<span style="color:#666666;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道德素质。</span> &nbsp;<span style="color:#666666;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教师的言行具有很大示范性,教师只有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span><span style="color:#666666;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为人师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良好的道德素质的直接体现。</span><span style="color:#666666;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7px;background-color:#FFFFFF;">爱学生、爱事业是每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span><span style="color:#3E3A39;font-family:瀹嬩綋, Arial;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以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懂得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span></span> </p> <p> <span style="color:#494949;background-color:#FFFFFF;"><span><span style="font-size:18.6667px;">四。</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8.6667px;color:#494949;background-color:#FFFFFF;">爱心与耐心 &nbsp;&nbsp;</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8.6667px;"></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ongti;font-size:16px;color:#33333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8.6667px;"></span></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教师有爱心便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氛围,使</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8.6667px;color:#494949;background-color:#FFFFFF;">学生</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与心理状态,促使他们更乐于去观察、尝试、探索与创造,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所以,教师的爱心是一种具有动力作用的心理品质。另外,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做到对孩子循循诱导,耐心施教……</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ongti;font-size:16px;color:#333333;">耐心的去教导他们,耐心的去纠正他们的错误。</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中学生正处于</span><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font-size:16px;"><span>青春</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向成熟的过渡期,他们的生活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老师,我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耐心引导他、鼓励他,</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nbsp;</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p> <p> <span style="color:#494949;background-color:#FFFFFF;"><span style="color:#333333;"><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span style="color:#3E3A39;font-family:瀹嬩綋, Arial;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总之,</span><span style="color:#3E3A39;font-family:瀹嬩綋, Arial;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我们肩负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span>的教育<span style="color:#3E3A39;font-family:瀹嬩綋, Arial;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使命,</span><span style="color:#3E3A39;font-family:瀹嬩綋, Arial;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我们要</span><span style="color:#3E3A39;font-family:瀹嬩綋, Arial;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具备良好的素养,才能<span style="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color:#3E3A39;font-family:瀹嬩綋, Arial;">实现</span><span style="color:#333333;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span>我们民族的梦想。</span><br /> </span></span></span></span></span> </p>

回复(0)

李观生 2017-11-03 10:33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24.0pt;"> 当前,对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众说纷纭,道德素养、信息素养、科研素养、反思性素养、教材建设素养,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新时期教师素养的某些特征。而且我们很难穷尽这些素养的罗列,因为世界是时刻变化的,教师素养也需要作出时刻的“适应”。而最好的适应是学会学习。我们可以将教师素养的发展看作是教师自我学习的一种形式。 </p> <p class="MsoNormal"> &nbsp; </p> <p class="MsoNormal"> 1.从使用到建构,对教学资源的创造能力 </p> <p class="MsoNormal"> 如果我们关注教师当前的小课题和论文,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许多教师致力于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创建微课甚至慕课,有些教师团队在着力建设基于云平台的教学资源库,等等。这些行为表明,教师已经不再是既定教学资源的使用者,而是教学资源的建构者。 </p> <p class="MsoNormal"> 过去,教材和教参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的使命是尽可能地将教材和教参中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而今,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学会构建教学资源。 </p> <p class="MsoNormal"> 首先,是生活化的教学资源。201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呈现出一个共同的趋势,即强调学科和生活的联系,以数学新课标为例,其中对模型思想的建立中就提出让“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不再将教学和生活视为两件不相关的事情,而是在生活的情境中寻找教学内容,或是将已有教学资源“返回”到生活中去,实现学科的应用。 </p> <p class="MsoNormal"> 其次,是结构化的教学资源。常见的课程开发就属此类。结构化的教学资源不仅需要教师对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独特解读,还要求教师能够符合逻辑、系统性地呈现教学内容。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p> <p class="MsoNormal"> 最后,是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在信息社会,这是教师无法逃避的素养需求,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的来源、表现形式、效用,建设交互、协作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氛围,是新时期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当仁不让的追求。 </p> <p class="MsoNormal"> 2.从教法到学法,对工作立场的转变能力 </p> <p class="MsoNormal"> “以学为中心”的教育已被倡导了很多年,但许多教研活动却仍然是在“教”的线索下进行的。以公开课为例,公开课关注的中心不在学生如何学,而在教师如何教。有人会反对说,公开课肯定关注学生的学习,课后的研讨也会啊。可是,我们只要看一下公开课的教室布局就能知道,事情并非如此。 </p> <p class="MsoNormal"> 多数的公开课都是在教室的后排安排观摩教师,此时,教室中只有任课教师和观摩教师是面对面的,所有的学生都是背对着观摩教师的,我们的视线所及都在教师身上,如何观察学生在教育情境中通过表情、动作或是细声的言语所作出的学习反应?又如何真切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呢?其实,大多数教研就如同公开课一样,其焦点设置是把教师放在了竞技和批判的舞台上,学生如何学成了教师如何教的一种辅助产品,甚至被淹没在教的“技术”和“技巧”之中。 </p> <p class="MsoNormal"> 在新的时期,变革教学方式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其中教师的工作线索需要从如何教转变到如何学。这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教的线索通常是单向的,主要体现在讲解、传递和评价等方面,而学的线索则是相对复杂的语脉,需要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建构对话、讨论、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利用、师生互动中颠覆原有的模式。这是对教师固有的自我身份造成了极大挑战。 </p> <p class="MsoNormal"> 3.从独教到合教,对合作方式的适应能力 </p> <p class="MsoNormal"> 除了要在师与生的关系之间进行重新定位,新时期的教师还要重新定义“我将如何开展工作”这个问题。不借助他人之力独立解决问题是当下“独教”文化的表现。诚然,在办公室里教师也会交流一些教学问题,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也是教研的重要形式,但如同佐藤学所指出的那样:“在学校里,即便大量存在‘话友’(peers),但推进实践之改善的‘合作者的同事(colleague)’不容易存在。学校组织的官僚化与教育问题的深刻化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相互合作与合作关系的淡漠”。 </p> <p class="MsoNormal"> 因此,当回答“教师是如何开展工作”这个问题时,教师常常是以“个人情境”展现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准备学材,然后将学生的学业成绩(指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的学科成绩)作为“私产”与其他同事做比较。 </p> <p class="MsoNormal"> 为什么一些集体教研的活动不算与同事的合作,教师又要开展怎样的合作呢?首先,合作的目的不再仅仅是提高“教的技术”,而是共同关注学生“学”的状态。其次,合作的内容不是单纯的示范、引领,而是就教学的问题展开平等的、不预设立场的讨论。最后,在合作的方法上,需要通过多种沟通手段有意识地分享信息,在交往中克服语言、身份、情绪的障碍等。 </p> <p class="MsoNormal"> 4.从技术理性到反思性实践,对发展模式的转型能力 </p> <p class="MsoNormal">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的专业发展被定位在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上,强调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等技能性的应用。这是一种推进教师作为个人面对学生时合理利用知识和技术的实践,教师的素养提升是以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培训为主要手段的。这种专业实践基于“技术理性”的原理,即问题解决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稳定的结构,不过是运用技术开展有计划的实施和评价而已。 </p> <p class="MsoNormal"> 然而,教师的工作是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它几乎不可能在周密计划下展开,存在于课堂内的师生因其个体特征、文化背景和不可预知的交互性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意外”。这些应对“意外”的智慧是无法在常规性的训练中获取的。 </p> <p class="MsoNormal"> 因此,另一种专业发展模型——反思性实践成为教师发展模式的新取向。反思性实践要求教师的发展专注于与同事、学生的合作,立足于教学中的人际基础,在复杂的语脉中展开共同探索问题的实践。这样的实践与时刻变化着的教育情境不谋而合。 </p> <p class="MsoNormal"> 当然,两种专业发展模型展开的方式也完全不同,前者是模仿,后者是反思。两种专业发展模型呈现的人际关系不同,前者是个人奋斗,后者是集体合作,两种专业发展模型追求的知识类型不同,前者是理论性知识,后者是实践性知识。正因为两种发展模型在方式、关系和目标上的不同,我们需要探索有别于传统教师培养方式的路径。 </p> <p class="MsoNormal"> &nbsp; </p> <p class="MsoNormal"> &nbsp; </p>

回复(0)

陈聪 2017-11-03 08:29

<p id="noesc_content_4956397" class="txt">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font-family:宋体;color:#494949;font-size:18px;">&nbsp;&nbsp;&nbsp; 理想的数学老师除了要具有一般老师都要具有的爱心等道德素养,具有一般劳动者的敬业精神外,还应该具有数学老师自身的素养:</span><br />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font-family:宋体;color:#494949;font-size:18px;">一、敏锐的思维能力。数学老师给人感觉应当是敏锐的,学生问你问题时候,理想的老师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正确的解答,学生肯定会敬仰你的。在课上,对于学生的回答,认真地倾听并能纠正其中最细微的错误,学生也会折服你的。有时,在发散性思维训练中,老师能引导学生思考出多样的解法,或是倾听学生各种各样的解法而一一给出明确的判断,这也是理想的数学老师具有的素养。</span><br />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font-family:宋体;color:#494949;font-size:18px;">二、精准的表达能力。数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数学的概念是严密的,精准的,数学知识几乎都具备这样的特性,所以老师的表述给学生也必须是精准的,特别是在学生一些含含糊糊,似懂非懂的环节,要以明确的话语剖析,做出明确的判断,给学生最机精当的表述才行。当然,如果老师的语言能够深入浅出的表述深奥的知识,甚至能够富有幽默感表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白知识,那真是理想的境界。</span><br />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font-family:宋体;color:#494949;font-size:18px;">三、科学精神。数学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很大意义上说我们交给学生的知识都是前人探索得出来的,我们传递知识给学生不是仅仅让他们记住这些前人的知识,而是为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服务,最好是激发他们去探究去发现新的知识,开拓科学领域。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自身没能成为科学家,但是我们可以为培养出未来的科学家而努力。我们可以一点点去引导学生,去激发学生,去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对科学的热情。还要培养他们用科学态度对待事物。</span><br />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font-family:宋体;color:#494949;font-size:18px;">当然数学老师应具备的素养还有很多。比如数学基本功绘图等等,还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或是奥数等知识的素养.</span> </p>

回复(0)

吴丽娟 2017-11-02 20:10

<p> &nbsp; &nbsp; &nbsp;近几年,我国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分析报告的过程中,一些专家、学者常常提到数学素养和数学核心素养。 </p> <p> &nbsp; &nbsp; &nbsp;孔凡哲教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为满足个人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市民的需要而具备的认识,并理解数学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力,作出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 </p> <p> &nbsp; &nbsp; &nbsp;马云鹏教授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p> <p> &nbsp; &nbsp; &nbsp;王子兴教授的观点是:数学素养乃是数学学科所固有的内蕴特征,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严格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融于身心中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 </p> <p> &nbsp; &nbsp; &nbsp; 我觉得新时期的教师所要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是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内在素养。由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能力与观念等组成。 </p> <p> &nbsp; &nbsp; &nbsp;&nbsp; </p>

回复(0)

庞春妃 2017-11-02 16:30

<p style="margin-left:21pt;color:#494949;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E2E2E2;text-indent:24pt;"> <span style="line-height:24px;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span>首先,数学素养高。什么是</span>“数学素养”,通俗地说就是“数学功底”,你对于数学知识、方法、思路是不是了如指掌,能否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这就是一个人的数学素养。</span> </p> <p style="margin-left:21pt;color:#494949;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E2E2E2;text-indent:24pt;"> <span style="line-height:24px;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span>其次是,教学素养要扎实。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而要想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但备课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备课首先要做到两点</span>——理解学生,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水平以及可能遇到的认识障碍;理解数学,知道知识的本质什么?如何整体把握教材,系统设计等等。在读懂学生,读透教材的基础上,方可进行教学设计,当然这中间要注意的地方也颇多。最为重要的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又是考验教师素质的关键环节。因为课堂上的生成和预设很难达到准确无误的统一,甚至当初设想的“完美流程”,在课堂中会被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支离得“七零八落”,怎么办?随机应变,这简单的四个字,对于任何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项挑战,挑战你的知识水平,挑战你的教学方法,挑战你的教学智慧,挑战你的心理素质······总之,这其实是最能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功底的一环。</span> </p> <p style="margin-left:21pt;color:#494949;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E2E2E2;text-indent:24pt;"> <span style="line-height:24px;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span>最后,我们仍要落实到</span>“人”上,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有思想的“芦苇”。特别同意吴正宪老师提到的要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数学的印记:学做真人;守规则,懂自律;坚守责任;拥有毅力;学会自省。这<span>5</span><span>个数学的印记对学生的影响是永恒的,不仅仅体现在思考数学题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学做人做事的道理。</span></span> </p>

回复(0)

共 51 条记录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