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6条评论,有8人参与

邓宇冰 2015-11-08 16:27

科学探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化学的方式,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不是一两个课题就能实现的,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外的各种课题,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让学生更多地进行一些科学探究,从而更好地培养同学们终生学习的能力。

回复(0)

唐三元 2015-11-05 19:45

实施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更没有否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更大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我们决不能把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作用对立起来。实际上,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有效程度如何,关键在教师。

回复(0)

唐三元 2015-11-05 19:45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在实际教学中,切忌只重优生,歧视后进生,偏爱对优生的教育,放松对后进生的管理与指导。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受教育者都受益,让每个孩子都有收获、都有发展。

回复(0)

唐三元 2015-11-05 19:45

教学效果来源于教学过程。一节优质课,在组织教学、传知授技、学生练习、探讨交流等方面,教师既有“定向目标”,也应有“拓展思考”。教学各环节,教者应善于洞察学生而“事机展开,深挖细掘,见好就收”,做到“活而不乱”、“导而不烦”、“学而不厌”、“乐而不纵”。

回复(0)

唐三元 2015-11-05 19:44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探究式教学法”;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选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当然,也要考虑学习内容的可探究性,此外,值得说明的是,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张力。因为,我们的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相当一部分属于间接经验,而这些间接经验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事事进行探究和体验的。

回复(0)

共 16 条记录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