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4条评论,有13人参与

麻延霞 2020-11-02 11:27

<p><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2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要做到终身学习,提升个人魅力,热爱学生,不断反思。</span></p>

回复(0)

祝可娟 2020-11-02 10:45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family: 宋体; text-indent: 28px;">&nbsp; &nbsp; 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整合在一起,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有效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应用。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及生活经验,同时还应该将教学经验与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例如,针对等差数列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室当中的座位抽出一列学生报出自己的座位号,在其中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座位号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班级学生去推算下一个学生的座位号,然后教师联系这一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得学生快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span><br/></p>

回复(0)

李富娟 2020-11-02 10:39

<p>终身学习是我们的目标</p>

回复(0)

李建徐 2020-11-02 09:44

<p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新高考背景下的一点思考</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nbsp;</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nbsp;&nbsp;&nbsp;</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在教学模式即将发生转变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从而适应新高考政策,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一线教师,我现将如何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就考查目标的改革和高考命题的变化,对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进行简单的思考。</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通过一轮复习建议,明确解析几何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解析几何的学习需要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较强的运算能力和一定的几何与代数的转化能力,通过解题策略分析,明确如何用代数语言表示几何元素,进而用解析方法(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1<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切实掌握基础知识</span></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按课标要求与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落实基础知识的复习</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2<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切实形成基本运算能力</span></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解析几何题一般都涉及到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因而联立直线与圆曲线的方程,消元得一元二次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写出根与系数的关系,计算判别式,这些都是基本的运算量,也是研究解析几何问题的一般基础,教学时,要学生通过训练形成基本运算能力</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3<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掌握一些常见的几何关系与几何特征的代数化</span></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4<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重视基本解题思路的归纳与整理但不要模式化,学会把不同类型的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形式</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①坐标法:坐标法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要能够在具体问题中写出相关点的坐标、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圆锥曲线的方程,并用坐标与方程研究几何问</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题。</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②方程思想:解析凡何的求解问题基本都转化为求解方程问题,一般地,未知数的个数和方程(或题中独立条件)的个数一样,另外,有些探究性问题也常常转化为对方程解的讨论<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span></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③函数思想:对于圆锥曲线上一些动点,在变化过程中会引入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量,从而使一些线段的长度及<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span><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b</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span><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c</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span><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之间构成函数关系,函数思想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就很有效,从另一视角看,当题中独立条件的个数少于未知数的个数时,所研究的问题就会转化为某一个或几个未知数的函数问题</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nbsp;</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一、改变理念,认识高中数学现状</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推进,新高考数学的改革方案已经确定,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高中数学将不再分文理科,同时实行使用老教材参加新高考的策略。首先在教材方面,对高中数学教材进行了简单的调整。例如,</span>2018<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年人教</span><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部分变化如下:删除映射、三视图、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算法初、系统抽样和几何模型的相关内容。但是,其他部分的内容则没有变化。其次,在高考试卷方面,考试内容上参数方程取消,数列整体后移,立体取文理中间,概率取文理中间,平面解析几何与函数版块整体简单,但加上了传统文化中数学知识与探究的考察。简单来说,就是新高考改革后的试卷增加了空间向量、计数原理和随机变量等内容,加大了对有文科倾向的学生难度。同时,新高考的考试题型也发生了大变化,出现了逻辑题,多选题,开放性问题等等新题型。多选题即选择题答案不唯一,存在多个正确选项;逻辑题主要以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情景,考察学生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开放题即问答题进行开放设问,答案并不唯一,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的探究,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等等。</span></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二、基于新高考政策下的数学课堂教学</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通过对新高考政策的解读,不难发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进行高度重视,所以一定要将六大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1.<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完善教学环节</span></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整合在一起,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有效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应用。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及生活经验,同时还应该将教学经验与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例如,针对等差数列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室当中的座位抽出一列学生报出自己的座位号,在其中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座位号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班级学生去推算下一个学生的座位号,然后教师联系这一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得学生快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2.<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注重思维培养</span></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对于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就是思考与交流,这并不是引导学生思考具体问题,而是教师要在备课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回答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应该及时解决,同时还要有效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而实现因材施教,另外还应该注意对学生数形结合等数学思维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已知正六棱柱的边长是</span>4cm,<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高为</span><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10cm,</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求正六棱柱的体积。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然后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从中选择出最高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讨论之后基本上会发现以下几种解题方法:一部分学生先将正六棱柱的底面积求出来,将六边形分成六个正三角形,求出其中一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之后乘以六,就可以得出底面的面积,之后将底面面积与高相乘就可以得到答案;而另一部分学生会将正六棱柱分成六个正三棱柱,先求出一个正三棱柱的分体积,之后将结果乘以六,就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通过分析可知,这两种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随机应用。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span></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3.<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实施差异教学</span></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以及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应该在教学中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例如,在针对正弦函数的教学中,我们就应该设计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掌握正弦函数图象的画法,结合正弦函数的图象总结出正弦函数的性质,同时要引导他们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展开深入的思考;对于基础略差的学生,教师应该要求其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解答正弦函数相关问题的方法,同时思考如何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要求他们掌握正弦函数的基本性质,学会如何去画正弦函数的图象。综上所述,新高考政策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深远影响,在新高考政策当中要求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希望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可以多学习新高考政策,进而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span></p><p><br/></p>

回复(0)

袁龙 2020-11-02 09:30

<p>要自觉更新观念,增强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要勇于实践,在开展创造教育的尝试中磨练创新的胆识。青年教师要勇闯新路,勇挑重担。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我认为每位教师要做到终身学习,提升个人魅力,热爱学生,不断反思。</p>

回复(0)

共 14 条记录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跳转到